河北频道 > 图说河北

淀上人家的新生活

来源: 河北日报  
2024-09-04 08:47:06
分享:

  初秋的白洋淀,以碧波为底,再现“鸟类天堂”胜景;以清水为脉,勾勒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灵秀画卷;以水道为轴,串联生态脉络,让淀泊之美宜游宜憩……这宛如诗画之境的背后,是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久久为功。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近年来,雄安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多管齐下、精准治理,“华北明珠”重放光彩,百姓尽享生态红利。

  让我们从淀上人家的生活嬗变,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雄安新区绿色发展意正浓。

  土生土长“淀上人”:

  收起捕鱼网 吃上旅游饭

  8月7日傍晚时分,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党支部副书记赵艾乐驾着一条小船,驶向白洋淀深处。

  作为土生土长的“淀上人”,赵艾乐热爱这方水土,一有时间就要到淀里走走转转。“快看,白鹭!”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不远处的苇塘里有七八只白鹭,时而悠闲散步,时而扇动翅膀拍打水面,抑或把头扎进水中捕食。

  赵艾乐放慢船速,小心翼翼地驾驶,生怕打扰到它们。白鹭却并不怕人,向着小船发出低沉的叫声,迈着长腿转了个身,继续嬉戏。赵艾乐脸上不禁露出笑容:“白洋淀现在的样子真好!”

  然而,就在几年前,白洋淀的样貌并不好。那时,淀上渔网纵横,水质整体处于Ⅳ类以下,部分区域水质甚至为劣V类。“银鱼、武昌鱼、鲇鱼,这些我小时候常见的鱼都看不见了。”那些年,赵艾乐一进淀心里就堵得慌。

  造成白洋淀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岸上的污染是源头之一。

8月7日航拍的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河北日报记者 李 畅摄

  大淀头村位于白洋淀边,四面环水。77岁的村民朱国清记得,以前村里的垃圾随处可见,村民的生活污水乱排乱倒,最终都流进淀里。还有不少村民在淀里圈塘养鱼、在淀边养鸭,饲料、粪便也排进白洋淀。

  大淀头村如此,其他淀中淀边村也不例外。看不下去的赵艾乐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引导村民增强环保意识,在村里建了垃圾池,用填埋这一“土方法”清理垃圾。后来,他们又在村里铺设污水处理管网,尽量减少污染。

  雄安新区设立后,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实施科学补水、生态清淤、百淀连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五大工程,全力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

  那时起,大淀头村的环境治理工作有了质的飞跃——污水处理管网通到了家家户户,技术先进的污水处理站建了起来,生活污水再未排入白洋淀;村里有了垃圾清运车,组建了卫生清洁队,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更重要的是,村民们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在心里,用实际行动爱护白洋淀。

  过去,淀上人家在淀里圈塘养鱼是很普遍的现象。“新区设立后,我带着人去清理私圈乱建的鱼塘,没遇到任何阻力,村民们主动配合拆掉围挡渔网。大家都说,坚决不能再为了眼前的利益去破坏生态环境了。”作为淀上人,赵艾乐特自豪。

  数据显示,7年多来,雄安新区下大力气退出淀内水产养殖741处,治理污染鱼塘567个,实施淀中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综合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率超96%……包括大淀头村在内的100多个淀中淀边村在环境治理上合力联动,既保护着“华北明珠”,又改善了村容村貌。

  走进如今的大淀头村,硬化后的道路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一幢幢别致美观的建筑错落有致。村西边荷风公园内,喷泉随着音乐欢快地跳动,满塘的荷花吸引着游客打卡拍照。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这处秀美的荷塘,以前是污水汇集的臭水坑。

  8月7日,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内,水上木屋民宿在白洋淀边整齐排列。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摄

  淀边两排精致的水上木屋民宿整齐排列,旁边有餐饮店、停车场,一排游船停靠在岸边,村民正忙着接待一拨刚来的游客。“周末游客更多,这些民宿得提前一周才能预订上。”赵艾乐笑着说。

  从当年的乱排乱倒,到如今的主动呵护,淀上人家的转变和付出,正收到白洋淀实实在在的回馈。

  “新淀上人”:

  用科技守护“华北明珠”

  雄安新区安新县圈头乡桥东村,白洋淀边一个农家院,是河北大学白洋淀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所在地。

  7月28日下午,在研究站的实验室里,河北大学生态环境系主任王洪杰教授正在指导学生们做实验。这些正在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学生们有不同的研究课题:有的研究用微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的研究用膜技术处理污水,有的研究微塑料对水质的影响及应对方法……王洪杰一一询问大家的研究进展,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修复白洋淀生态环境,治水是关键,而这离不开科技的力量。雄安新区设立前,王洪杰就已经开始关注白洋淀水污染情况,并着手研究治理技术。2017年,还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的王洪杰主持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白洋淀(雄安新区)项目,会同雄安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23家单位,研发出6项整装成套技术和17项关键技术,有力推动白洋淀水质逐年向好。

  也是在主持项目期间,王洪杰被引进到河北大学工作。从此,他便带领师生扎根白洋淀,在这里建起了白洋淀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把教学搬到了淀边,把科研搬到了苇田。

  “设立研究站的目的是要持续观测白洋淀生态,持续研究提升水质和改善生态的技术。”7年多时间里,王洪杰带着学生们走遍了白洋淀78个淀中村、143个淀泊,足迹遍布河口湿地、生态清淤、坑塘治理等实验和工程现场,累计采集生态环境样品5000余次,分析指标8万余项。

  8月7日,无人机航拍的雄安新区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荷风公园。河北日报记者 李畅 摄

  攻关产出“入淀河道—湿地缓冲区—多功能湿地梯级多类型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集成技术”,建成“生态滞留塘”“潜流湿地缓冲区”等工程示范点……一项项科研成果的诞生,为“华北明珠”重放光彩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中,王洪杰和师生们融入了圈头乡的生活,成了“新淀上人”。开着“电三轮”带着学生们去村里的超市买菜;和老乡坐在淀边拉家常,聊生态环境的变化;邀请村民一起去近自然湿地修复实验区栽种科研用的荷花;与村民共同泛舟白洋淀,观测淀内鸟的种类……在村民眼中,走出实验室的王洪杰和师生们,早已是“村里人”。

  像王洪杰团队一样,用科技守护白洋淀的“新淀上人”还有许许多多。雄安栗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运维人员张小五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保障污水处理站顺畅运行,他常年驻守在大淀头村。

  猫着腰从污水处理站高速运转的设备间出来,张小五攀着窄梯爬上污水处理站房顶,仔细检查调节池、厌氧池、耗氧池等各环节的运行状况。

  村里家家户户排出的污水顺着管网集中到污水处理站。经过生化技术处理后,水质达到IV类,再顺着管网排到白洋淀外,为附近湿地公园补水。

  坚持内源外源协同共治,强化上下游协同防护。在包括“新淀上人”在内的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白洋淀从2021年起全域水质达到Ⅲ类,之后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Ⅲ类。今年上半年的前5个月,多处点位甚至出现了Ⅱ类水。

  “淀上人”的新身份:

  护鸟队员

  水清了,生态好了,鸟和鱼都回来了。生活在淀边的村民开始主动做一件事:爱鸟护鸟,记录它们在白洋淀的幸福生活。

  安新县白洋淀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学农,至今仍记得去年7月19日拍到青头潜鸭时的心情。那天凌晨4时,张学农和其他几名摄影爱好者一起藏身在芦苇荡中,突然发现青头潜鸭的身影,他立即按下快门,拍下珍贵的图像。“当时那个心情,别提多激动多开心了。连续蹲守5天的疲惫一扫而空。”

  8月8日,安新县白洋淀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学农来到安新县自然资源局鸟类监测站观测台,用镜头记录淀上美景。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摄

  青头潜鸭是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它们对水质和生态环境极为挑剔。2018年,白洋淀首次观测到青头潜鸭踪迹。从2022年起,连续3年,青头潜鸭在白洋淀繁育雏鸟,这足以证明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不仅是青头潜鸭,大鸨、白鹭、天鹅、灰鹤等众多珍稀鸟类也纷纷在白洋淀安家。

  鸟类和鱼类不断增加的背后,是雄安新区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截至目前,新区在白洋淀划定了9个鸟类栖息地,建设2个生态鸟岛,明确禁渔区、禁渔期,开展增殖放流,同时组建专业巡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采取“技防+人防”方式,全力守护动物们的生态家园。

  作为志愿者的张学农,进淀拍摄时,每当遇到受困的鸟,都会立即跑去救助。他还和其他热爱摄影的志愿者一起去幼儿园、小学宣讲,教他们认识不同的鸟,引导他们从小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

  安新县自然资源局鸟类监测站旁,有个鸟类救助站。“入住”这里的是附近村民和护鸟志愿者在淀中发现的受伤鸟类。目前,这里有两位“住户”:一只黑天鹅,一只大鵟。“黑天鹅是去年冬天因为翅膀受伤被救助到这里的。大鵟腿上受了伤,目前恢复情况不错。”鸟类监测站巡查员赵克俭说,等黑天鹅和大鵟养好伤,会被送到附近的桃花岛鸟类野化中心,在那里经过野化、放飞,重回野外生活。

  救助站旁边的一幢小屋里,工作人员正通过白洋淀鸟类栖息地智慧监测系统,远程查看各监测点位鸟类的活动情况。大屏幕上同时显示着分布在白洋淀内的9个实时监测点位画面。“这只是白鹭,旁边3只是黑水鸡,另一群有黄色羽毛的是赤麻鸭……”赵克俭盯着大屏幕介绍。

  除了远程监测,赵克俭每天还会和监测站的20多名巡查员一起进淀,对各类鸟的情况进行巡查、识别、记录和救助。“我们自身的力量当然不够。”赵克俭话锋一转,笑道:“不过1800名志愿者,以及成千上万的村民,都是护鸟队员,哪里有情况,他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新区实施的一系列有力举措和淀上人家的齐心协力,让白洋淀再现“鸟类天堂”胜景。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白洋淀鸟类种群数量已经达到286种,较新区成立前增加了80种;野生鱼类恢复至48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1种。

  蓝绿映底蕴,淀泊见初心。如今的“华北明珠”越来越亮丽,淀水越来越清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底色在这座未来之城愈发浓墨重彩。(河北日报记者 康晓博

关键词:淀上人家,新生活责任编辑:庞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