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一泓清水、一片翠山、灰瓦白墙……这个三面环水,集老区、山区、移民区为一体的山村,便是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南庄村。
“今年上半年,村里统一把房屋的墙面粉刷成米白色,屋顶平改坡,铺上了灰色树脂瓦,不仅美观还能冬暖夏凉。”85岁的王文江指着修葺一新的房屋说。
南庄村航拍。南庄村供图
与王文江家仅一路之隔,便是复建后的中共中央组织部(简称“中组部”)旧址。1947年5月,中组部及其下属的招待所随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进驻南庄村。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组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极大贡献。1939年出生的王文江,当时还小。“哥哥参了军,我参加了儿童团,送信、贴标语、做宣传,帮八路军作战。”回忆起当时的岁月,王文江记忆犹新。现在的他,时不时就来到中组部旧址看一看。说着,王文江带领记者来到这里。
王文江(左)与南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强在中组部旧址参观。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摄
“我们村是抗日模范村、老根据地、老解放区。”王文江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南庄村贡献救国粮四百万斤,全村共有四百多名青壮年参军,近百人献出了生命。在第一展厅内,一张老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下面写着“父母送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这张记录‘南庄村刘汉兴参军’的展品,就是当时南庄村村民积极参军参战的真实写照。”王文江说,当时青壮年参军,乡村妇女义无反顾选择了坚强与担当。
王文江介绍老照片。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摄
在西柏坡镇南庄村这片红色热土上,传承着革命精神,老区人民深明大义,勇于奉献。为修建水库,减少洪水对下游人民的伤害,1958年,南庄村整体大搬迁,从美丽富饶的滹沱河畔,搬迁到高岗旱岭,白手起家,重建家园。
时至今日,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在这里交相辉映。
依托中组部旧址和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南庄村挖掘红色旅游产业潜力。2023年以来,南庄村从红色教育培训入手,依托新建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并加强党校合作。“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中组部旧址,还有红培教室授课,品尝特色农家菜等,这样盘活了村内资源,增加了集体收入。”南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强说:“2023年,南庄村共接待全国各地学习班80余次,为村集体增收11万余元。”
靠着邻近水库资源优势,不少村民以捕鱼为生,加工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南庄村村西建设了400平方米的冷库,用来存放水产品,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万余元收入。
南庄村铺设的柏油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摄
如今的南庄村完成了太行山深处的“华丽蜕变”,被评为石家庄市乡村旅游重点村。漫步南庄村,柏油路、印花水泥路、石砌路,道路整洁通畅;街旁游园、小景、景观台,让人心旷神怡。“今年我们建设了环水步道,还建设了码头,以后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体验亲水风景,还能买到新鲜的鱼虾等水产。”南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惠巧介绍。
“我们在村委会的二楼建设了村史馆,很快就能投入使用。”王志强憧憬着未来南庄村的样子,现在村里建设了鱼餐厅,将为游客带来特色餐饮;建设的民宿也进入了收尾阶段;将来还要开发鱼菜共生现代农业,现在正在设计阶段;依托水资源优势,发展露营、旅游……景色秀美的南庄村正澎湃着红色激情,勃勃生机起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