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出席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主席台。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之年。为了让媒体和公众更好地了解我市“十三五”规划及2020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我们荣幸的邀请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林峰先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处处长罗遥先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处长刘太民先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项目综合管理处处长姚轩先生,由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关注的问题。
首先请张林峰先生介绍我市“十三五”规划及2020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之年。今年以来,市发改委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协助企业复工复产复业复市,全市经济企稳回升,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十三五”规划和2020年各项重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一、关于“十三五”规划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我市的“十三五”规划共有29项指标,其中16项是预期性的,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有13项是约束性的,包括城市空气细颗粒物浓度等。从目前执行情况看,有19项指标已经提前完成,包括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其他10项指标,预计到年底,通过努力,均可如期实现目标。到2019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24亿元,较“十二五”末年均增长6.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9元,较“十二五”末增加7587元,年均增长10%;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7%,较“十二五”末提高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8:34.4:54.8,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二三一调整到三二一,服务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十三五”期间前四年共实施市以上重点项目上千项,完成投资3200亿元。“十三五”期间,我们确定了以先进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六大主导产业为基础的“3+3”现代产业体系,2019年,六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41亿元,产业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我们积极组织参加5·18“廊洽会”等重大经贸招商活动,累计签约项目242个,开通中欧、东盟货运班列11次,长城汽车俄罗斯项目(一期)、立中泰国车轮(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长城汽车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成功范例;我们与京津建立了精准对接长效合作机制,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保定,京雄商高铁、雄忻高铁、石雄城际、R1线至保定东段和容易、安大建材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太行山高速(西阜、涞曲)、曲港高速建成通车,“米字型”综合铁路枢纽规划设想正逐步变为现实。保定高新区等一批产业承接平台列入京津冀“2+4+N”产业承接平台总体布局,中电科涞水产业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一批京保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纷纷落地,推动北京研发、保定转化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正在加快形成。“十三五”期间,石保廊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完成国家、省政府部署的创新改革试验任务72项,其中,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创新改革试验,入选国家100个创新改革先进典型向全国推广。“十三五”期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共建设完成65个集中安置区,完成搬迁安置77129人,今年10月,涞源县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阜平县阜东新区被评为“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十三五”以来,全市以气代煤电代煤为主完成清洁取暖改造近198万户,预计“十三五”末,可实现全市域平原村的取暖散煤清零。
二、关于2020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出台了《关于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煤电油气运重要生产要素保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为企业复产复工发展提供资金、税收减免支持,筛选上报51家企业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共获得专项低息信贷额度22亿元;筛选上报56家企业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11家企业享受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261.2万元,7家企业享受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753.9万元。
(二)京津保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全市与京津合作项目累计309项,总投资5953亿元。雄安新区周边绿化及绿博园保定分园建设、雄安调蓄库、南拒马河、白沟河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进展显著。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名第一。9月18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北京与保定项目推介洽谈会,推动京保两地30多家技术升级供需企业开展精准匹配,京保企业及科研、医疗、教育、养老等机构签署了14项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围绕康养、医疗、营商环境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了交流。
(三)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全市安排市以上重点项目361项,年计划投资516.7亿元。组织了3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加快。1-10月份,市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6.1亿元,提前完成了年度计划。开工项目118项,开工率100%。全市共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8个,总投资39.9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8.7亿元。
(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围绕“3+3”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等行业领域,明确9大类65个行业,作为重点鼓励类产业,在制定和修订相关政策,以及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时,予以重点支持。前三季度,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增速较快,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截至目前我市共滚动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7个,列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领军企业18个,创新百强企业17个,均处于全省前列。我市的大数据产业也正在加快规划布局。
(五)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共有8个项目争取到2020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资金1.5亿元。在14个县(市、区)实施清洁取暖改造83万户。建立完善了洁净煤保供工作体系,2019-2020年采暖季完成农村居民采暖洁净煤保供户数80.3万户、占任务的110%,洁净煤配送130.2万吨,占任务的109.5%。
(六)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积极搭建保定市区块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正在完善功能模块、数据链接、上政务云等事项,预计年内能够上线试运行。为35位市级领导选取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的175家企业进行包联,市四大班子领导对总投资2077.8亿元的86个重点项目进行包联,对全部市以上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全覆盖。
(七)保障粮食能源安全。能源方面,不断加快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全市电网基础建设完成投资7.6亿元。加强生产要素整体保障协调工作,对全市25家主要煤电油气运生产运营单位更新了联系体系。出台《保定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谋划了“容易线”智能重卡、市区公交、高碑店物流车三个重点示范应用场景。粮食方面,疫情期间应急保供任务和2020年市级储备粮轮换任务圆满完成,确保了我市粮食安全。截至10月底,全市市场收购粮食63.2万吨,顺利完成了19个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任务。
(八)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成立了项目服务中心,推动了“双千工程”(年底前谋划入库1000个招商项目、引进资金1000亿元),截至11月底,共引荐项目(事项)937个,拟利用资金8899.5亿元。立中车轮泰国二期项目投资加快,长城汽车俄罗斯二期项目取得新进展并完成印度、泰国通用工厂收购,京津保国际智慧港项目稳步推进,新批境外投资备案7家,我省首个东盟货运班列在保开通。
(九)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20年我市共申报社会领域新增中央投资项目191个,总投资87.9亿元。建立健全了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重新编制并发布涉企行政事业收费单位目录清单。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今年2-11月份减轻全市用电企业负担4.07亿元,预计全市全年减收4.2亿元。阶段性降低气价减轻企业负担总计3173万元。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自去年3月启动以来,全市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74亿元,涉及困难群体460万余人次。
(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去年5月至今,我委会同“十四五”规划编制课题组,按照市委“一个遵循、五个体现”的总体要求,经过前期课题研究、统一规划体系、构建基本思路、开展专家论证,现已形成规划《纲要》初稿。9月2日,我们召开“开门编规划”新闻发布会,通过网络、报纸等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征集意见建议,目前已收到城市管理、道路建设、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千余条,我们将尽最大可能吸收进“十四五”规划,也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继续为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敞开大门、虚心接受,真正通过“十四五”规划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保定。
媒体席。
谢谢张林峰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记者举手示意,叫到后,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和本人姓名,再提问,谢谢。
一点资讯记者。
问题一: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前景积极乐观,保定在这方面目前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处长 刘太民: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对保定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2008年,国家开始谋划推广新能源汽车之初,国内氢能产业就有了雏形,不过由于没有具体政策支撑,规模还很小,一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几个重要城市从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近几年,随着国家污染治理深入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为响应国家号召,去年以来,保定着眼全产业链发展,紧抓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应用示范等关键环节谋篇布局,同时整合各方资源,创建创新平台,强化保障支撑,形成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同时也吸引了国内一大批优质氢能企业来保投资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体制机制。2019年,市专门成立了氢能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牵头,成员单位涉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审批局等多个部门,形成了强有力的联动推进机制。今年,经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在市发改委成立了氢能办,专人专班负责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项目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去年,按照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保定出台了《保定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试行)》。今年9月份,又制定了《保定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了保定市加氢站审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对氢能制、储、运、加,示范项目推广做出具体安排部署。三是强化示范引领。为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强化项目示范引领效应,我市谋划了雄安新区容易线智能重卡运输、高碑店新发地物流车和城市公交三个重点示范应用场景。示范场景建设意义重大,不仅为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夯实基础,也将成为我市汇聚要素资源的重要支撑。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保定将以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力争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创新高地,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保定氢能产业的发展。
保定广播电视报记者。
问题二:据了解,目前,各地和企业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广泛关注,作为先行示范应用领域,我市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请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处长 刘太民:为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保定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今年9月份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我市出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方案主要围绕“制、储、运、加、用”五个产业链关键环节,明确了今后三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主要内容:一是提出了打造国际国内一流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区的任务目标,并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上明确了具体任务。力争2022年底前实现产业产值百亿元以上。二是围绕任务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确保氢能持续稳定供给、强化技术支撑和成果转化、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和优化氢能产业发展环境等四大项重点任务,对加快制氢项目落地、努力突破储运瓶颈、完善加氢站布局等十项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三是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灵活招商引资等保障措施。
保定日报记者。
问题三:请问“十三五”期间,保定市实施了多少个重点项目,有什么成果,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项目综合管理处处长 姚轩:我市在“十三五”期间,共推进了1349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6004亿元。五年来,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40亿元。已经竣工或部分竣工的项目达354个。
“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一是项目建设进展快。“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每年完成投资均超过60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长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河北京车造车基地、同光晶体碳化硅单晶、乐凯涂布设备和新材料、维尔铸机搬迁改造、新发地批发市场及农副产品物流、汇通公路港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有力地支撑了“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发展。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速布局。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项目,培育新型特色产业集群。中电科涞水电子科技园、百度云计算中心、信通院保定产业园等一批“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同光晶体碳化硅单晶、通美晶体单晶晶片、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三棵树涂料新材料等一批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生产应用和节能环保项目加快推进。三是优势产业项目持续集聚。围绕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生物医药健康三大优势产业上项目,打造产业集群凝聚新优势。中国船舶集团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深圳高新科创产业园、河北京车轨道交通产业园、易县抽水蓄能电站、北京公交智造产业园、欧辉新能源客车产业基地、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中药都中国北方交易中心、安药集团中药制剂生产线技术改造等一大批项目快速推进。四是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发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历史机遇,全力推进总投资3709亿元的103项服务保障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南水北调雄安调蓄库、拒马河河道综合治理、雄忻高铁、京雄商高铁、R1线至保定东段,容易线、安大线,太行山、曲港、津石、京雄、荣乌新线等高速公路,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等项目建设持续加快。
工作中,我们坚持项目优选,注重项目提质增效,坚持“一季一开工,一季一观摩”,“一月一巡查,一月一通报”,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度,攻坚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强化土地、资金、环保、容量指标等要素保障,简化审批流程,推行“拿地即开工”、“并联审批”、“虚拟审批”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快项目建设。特别是今年,我们在全市旗帜鲜明地唱响“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全力打好抓发展、上项目的攻坚战,在项目建设的战场上见初心、担使命、论英雄。围绕“3+3”现代产业体系,强链延链补链,强化项目招商引资落地,实行重点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完善全覆盖式的领导包联机制,全程跟踪调度确保进度,坚持对项目所在地主要领导动态考核月度点评,加压鼓劲,为重点项目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为“十三五”圆满收官持续发力,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网易新闻记者。
问题四:大数据产业是当下热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请问保定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是什么,聚焦在哪些方面。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处处长 罗遥:目前保定市发改委正在起草《保定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六个发展重点,聚焦在大数据中心建设与大数据服务产业发展两个方面。
发展重点一是优化大数据发展空间布局。我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京雄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利用邻近北京的比较优势,以缓解北京压力、承接产业外溢、疏解城市功能为重点,结合本地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布局保定大数据产业发展。拟选择京雄沿线发展大数据中心产业带,以满足即时性运维需求,筹划建立专业化大数据中心园区。另外,拟选择地质灾害隐患较小、能源和土地价格低廉、散热成本较低的西部山区县,作为大数据中心绿色存储基地。
二是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的建设要求,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互联互通、人机交互的网络空间,为大数据发展提供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三是加快培育大数据服务产业。拟依托大数据服务龙头企业国信优易建设大数据产业服务基地。积极服务京津冀和粤港澳等国家重要经济发展区域,根据深圳全国大数据中心和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等政策规划,承接其数据治理、数据资产评估和数据分析等业务。主要业务包括:数据治理综合服务,数据资产评估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产业创新应用服务和成果展示服务六个方向。
四是推动大数据服务与关联产业创新融合。立足保定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优势资源,紧盯北京大数据关联产业的发展需求,推动大数据服务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创新,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业务、新模式的诞生形成,形成以北京需求为牵引,定向提供外包服务支撑,促进全市大数据服务产业与关联及相关产业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是推动共享数据善政惠民利企应用。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改善营商环境,服务民生,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加快政务数据资源整合,运用大数据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加快数据共享,以政务数据共享为先导,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主动开放数据,以数据共享带动数据应用创新,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六是促进大数据与保定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广聚优质数据要素,强化大数据与保定主导产业的深度融合,让保定主导产业在信息化发展潮流中,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重点面向先进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发展聚焦行业应用场景的大数据产品及服务,促进大数据技术与保定主导产业的融合创新,形成主导产业数据资产,提升保定行业大数据的商业价值。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还有什么关注的问题,欢迎会后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