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河北:​筑牢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防线

来源: 河北日报  
2022-07-11 17:43:36
分享:

目前,河北省各地已经进入汛期和学生假期,意外溺水、溺亡等事件也将随之进入高发期。如何有效减少此类事件发生?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增强防溺水意识

炎炎夏日里,和朋友一起去游泳、戏水,无疑是一件乐事。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95%以上。

为什么悲剧会连连发生?

记者在梳理过往案例中发现,大多数溺水事故发生在河湖水塘等天然水域。尽管这些区域有的标有“禁止游泳、落水危险”“水深危险、注意安全”等警示语,但在无知、好奇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很多未成年人仍会忽略危险下水游玩。

“安全意识的淡薄,让很多潜在的悲剧成为现实。”省消防救援总队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户外水域水底状况复杂,危险难以预知。他建议,应对未成年人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远离江河、沟渠、池塘、水库、水井和工地水坑等危险水域,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识。

牢记防溺水知识

“身体不舒服去游泳,最容易发生什么?”

“如遇人溺水,应该怎么做?”

……

日前,曲周县小河道小学五年级学生侯旭亮在一份“中小学生防溺水知识试题”上认真作答。10道选择题、5道判断题、1道简答题,侯旭亮边思索边填写答案,最后取得了100分的优异成绩。

“暑期前夕,我校开展了一系列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防溺水知识水平。”小河道小学常务副校长王志军介绍说。

遇到溺水情况怎么办?如何进行施救?暑假前夕,河北省多地开展了“防溺水知识进校园”活动。

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一小学邀请相关人员走进校园,为学生普及心肺复苏、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溺水救援等内容,并为学生讲解预防溺水相关知识;邯郸市邯山区交通运输局到邯山区明珠实验小学讲解防溺水知识、进行自救技能培训;唐山市丰润区常庄镇大杨庄小学学生在蓝天救援队队员的讲解下,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救生圈。

“除了学生外,家长同样需要掌握防溺水知识。”王志军介绍,该学校每月开展家校互动防溺水专题班会,带领部分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周边水域,现场讲解溺水的危害以及自救和抢救有关知识,并向家长发放全县水域图,提醒学生不到有危险的水域活动。

强化防溺水监管

为守护学生安全,严防溺水事故,今年,河北省各学校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据分析,绝大部分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在法定节假日、周六日、放学后、午休等时段,主要集中在村庄附近的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不易监管。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由于缺乏照顾,相较之下也易发生溺水事故。

“我们把学校周边的坑塘、沟渠全部进行登记造册,绘制成网格,落实到人,形成全校教师有职责,全员参与防溺水的工作机制。”采访中,雄安新区雄县雄州镇黄湾村小学校长宋丽敏介绍。

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重点群体,黄湾村小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家访,了解掌握其假期动态,督促家长切实加强监管,并定期查看情况。

“在星期天、节假日,我校教师都会在微信家长群里发防溺水安全教育每日提醒,时刻绷紧防溺水这根弦。”王志军说。

防溺水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学生、家长的重视,需要学校的监管,也需要各相关部门履行好相关职责,共同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为有效遏制溺水事件的发生,河北省已提出联防联控举措,要求水利、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文化和旅游、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对相关场所监督管理,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社区委员会)对所辖区域内可能发生溺水事件的危险水域和地段开展全面排查。

日前,曲阳县齐村镇在辖区的河流、池塘和水库沿岸,设置了50根长约7至8米的“救生竹竿”,引来网友热议。

采访中,有教育工作者和救援人员表示,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各地也应在各个危险水域和地段,增加设置游泳圈、绳索、救生衣、救生竹竿等紧急救护设施,进一步提升溺水施救能力。(河北日报记者 霍相博 崔丛丛)

关键词:河北,中小学生,防溺水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