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过一个诗意七夕

来源: 石家庄日报  
2022-08-03 10:48:13
分享:

  七夕被誉为“中国的爱情节”,在漫长的发展传承中,七夕的内涵一直在不断变化。通过书本,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节日。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古人靠观星判断农时、占卜吉凶,观星是古人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发展,星星的作用不再那么重要了,但在中国人的心灵星空中,有两颗星,以及它们的故事,直到今天仍让人津津乐道。每到暑热初退、凉风乍起的夜晚,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举目望天,在初升的新月光华中,在满天闪烁的繁星中,在烟涛微茫的银河边,寻找它们的清辉——那就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关于“牵牛星”和“织女星”,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在夏秋季节,如雾如梦的银河东岸有一颗银白色的明亮星星,它的两侧各有一颗稍小一些的星,好像是一个大人挑着两个小孩;而在银河西岸也有一颗十分明亮的星,它的近旁有四颗小星构成小菱形,犹如古代妇女常用的梭子——这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在今天,这两颗星有了更科学的名字:牛郎星叫天鹰座α,属于天鹰星座,织女星叫天琴座α,属于天琴星座。在夏季的星空中,牛郎星、织女星和天鹅座的天津四这三颗亮星,构成一个醒目的大三角形,称为“夏季大三角形”。如今在晴朗的夏夜,人们还是很容易观测到这三颗星星。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观星指南》,让天文小白也能轻松成为观星达人,这本书结合了中国古代的星宿划分和西方的星座划分方式,并为读者讲解了许多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中的天文学知识,比如“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参商不相见”“霍去病倒看北斗”等故事,是一本有文化的观星书。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关于七夕的传说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这一传说的绘本、故事书不同的出版社多次出版,依然很有市场,可见这个传说的魅力。

  在诗经中出现的牛郎星织女星并没有涉及爱情,也没提七月七,可见这两颗星在最初的历史中并没有衍生浪漫的爱情故事。到了西汉时期,有一首著名的诗作《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这里,两颗星已经幻化成了一对相爱而不得见的男女。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有这样的记录:“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而到魏晋南北朝时,记录就更加完整了,最全面最权威的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写:“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至此,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已经发展得较为完整。

  钟敬文在《名家谈牛郎织女》一书中详尽追溯了这个故事的起源与流变,并探寻了这个故事的发源地以及在民间的传播模式。这是一本从传说学角度分析这一故事的学术著作。

  “弯弯凉月挂银河,七夕穿针兴若何”

  七夕有许多民间习俗,其中第一项当然是“乞巧”。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唐代崔颢有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林杰也写过“家家乞巧望秋月,望尽红丝几万条”,这些都是那个时代人们乞巧风俗的佐证。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宋朝七夕乞巧的情况:

  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南方一些地方依然盛行。

  女孩们“乞巧”,男孩们则是“拜魁星”。

  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中国民间认为“魁星主文事”。明清时期,闽东一带读书人于“七夕”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清代郑大枢《竹枝词·七夕》诗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钱琦《竹枝词·拜文昌》诗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这里的“七娘”指织女,而“文昌”就是魁星。

  还有一项七夕民间习俗——“晒书”,最早见于汉朝。唐人徐坚的《初学记》引用了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七月七日作曲,合蓝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

  《世说新语·排调》记录了东晋大名士郝隆在七夕“晒书”的典故:“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如今,有一本《给孩子的节日书——七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阐述了七夕节日从何而来,最初的七夕和现在的七夕有什么区别;乞巧是什么,七夕为什么又叫乞巧节;和西方的情人节相比,我们的七夕有哪些不同;古往今来,中国人心中能代表爱情的信物有哪些;有哪些经典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等问题,让当代青少年更充分地理解这些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学者刘宗迪所著《七夕》一书综合讲述了全国各地有关七夕的种种民俗,使七夕在人们的眼中不再只有爱情,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立体的文化底蕴。

  “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

  有关七夕的传说其实还有很多,西晋时,张华在其编纂的《博物志》中记述道:天上银河与地上的大海相通,每年八月都有乘槎人往来于天河。在天河边的城郭里,有人见到了牛郎和织女,不仅从织女那里学得织锦技艺,还获得织女相赠的支机石。

  这个传说因为涉及牛郎织女,所以也在许多七夕诗中呈现。庾肩吾在《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一诗中写道:“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天河来映水,织女欲攀舟。汉使俱为客,星槎共逐流。莫言相送浦,不及穿针楼。”

  此后千年间,历代文人墨客以乘星槎泛游天河,织女馈赠支机石的传说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唐代杜甫有“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刘禹锡有“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李商隐有“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到了宋代,钱惟演写了“乌鹊飞来接断云,祇贪清浅渡星津。不知一夜支机石,却属乘槎上汉人”;郑思肖写了“牛女宫中事若何,亲身曾得上天河。逢人莫说支机石,漏泄苍苍意已多”。清代学者、江苏学政王先谦曾写过一首《乘槎亭》:“博望门前贯月华,蓬莱山外引云车。岁时著记从荆楚,牛斗穷源说汉家。世事又看尘起海,我来真是客乘槎。青盘苜蓿分明在,月与曜仙一笑夸。”近现代张大千也留有:“地老天荒总费辞,海枯石烂亦何为。成都留得支机石,银汉应无再会时。”

  无独有偶,在许多古代传说中,七夕都是一个相会的节日,《汉武故事》记叙汉武帝和西王母相会五次,每次相会时间都在七月七日。《列仙传》记述赤龙迎接陶安公、仙人王子乔与家人在缑山头相会、仙人王方平到吴蔡经家相会,也都是在七月七日。

  不少古人将七夕的山盟海誓作为爱情的见证,比如唐明皇与杨贵妃。唐人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七夕的夜半时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在华清宫的长生殿,比肩而立,海誓山盟,“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白居易也在《长恨歌》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朱福生的《中华传统节日诗词故事:七夕·中秋》一书,讲述了这些七夕的古老传说,以诗词引出节日传说故事,用故事去阐述诗词内涵,把民间习俗和文人意趣结合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特点,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好教材。(记者 石雅彬)

关键词:七夕,牵牛织女星责任编辑:裴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