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9点多,海港区新闻里小区70岁的李女士溜达着来到社区养老中心。厨房内,几个厨师已经开始为午餐备菜。李女士看了看菜单:糖醋里脊、肉丸子……“嘿,都是我爱吃的!”
社区养老中心日趋完善,中小学校数量明显增加,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倾听民声,保障民生,我市将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倾心解决群众期盼的教育、就医、养老等民生问题。
强医疗撑起惠民健康伞
“早癌筛查真是帮我捡一条命啊!”发出如此感慨的是71岁的市民王培坤。
去年年底,王培坤参加了我市开展的免费早癌筛查,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自己升结肠部位有肿物并多发息肉,经诊断为早期癌症。
“我平时一点症状都没有,要是不来检查,肯定发现不了。”随后,王培坤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得特别好,“白衣天使敬业有德,早癌筛查造福人民。我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和王培坤一样受益于早癌筛查的还有很多人。早癌筛查作为一项医疗民生工程正在我市开展。与此同时,康复中心服务能力提质、婴幼儿照护服务、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等民生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医疗保障是人民幸福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块“压舱石”。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满足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水平,为群众撑起惠民健康伞。
市民刘先生患有2型糖尿病,每日需要皮下注射德古胰岛素。“我一个月要用两支胰岛素,原来每支194元,现在降价为每支82.2元,便宜了一半还多,这样一年下来就能省下近3000块钱。”
从今年5月20日起,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执行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为48%,最高降幅为73%,此次集采落地极大地惠及了我市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此外,自7月1日起,冠脉导引导管、冠脉导引导丝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我市落地执行,平均降幅超五成。随着此次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我市基本实现冠脉介入治疗领域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冠脉球囊、冠脉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集采的全覆盖。
今年以来,我市还积极落实五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政策。截至目前,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北戴河人民医院和市军工医院已接入国家平台,实现了五种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无论是省外参保人员到我市就医,还是我市参保人员到省外就医,均能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
2022年,全新的医保国家待遇清单和待遇保障制度受到市民的关注。从今年1月起,按照市政府印发的《秦皇岛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细则》,将职工门诊起付线由原300元降到100元,报销比例由原30%提高到在职职工50%、退休职工60%,支付限额由原1200元提高到2000元,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待遇可同时享受。截至6月20日,我市普通门诊比去年增加支出7430.35万元,门诊慢性病患者同时享受普通门诊,增加支出272.53万元,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高了。
重教育提高师生满意度
暑假季,开发区第一小学的操场上却没有假期的宁静,多功能教学楼(部分)新建工程如火如荼。此项目为省民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501平方米,充分利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资金172万元,可增加学位50人。今年初,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秦皇岛市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项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0所(海港区4所、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所、抚宁区1所、青龙满族自治县3所),实现超大班额动态清零。开发区第一小学、第三小学,青龙满族自治县第四小学、第四中学、第五小学规划建筑面积5523平方米,估算投入资金1857万元,可扩容学位550个。
6月22日,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学生宿舍楼改扩建项目现场区域被围挡起来,一辆辆运输车在工地穿梭,建筑工人正在繁忙地作业,全力以赴保障建设进度。这项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439万元,改扩建宿舍楼5910平方米,扩建后可再容纳1500个床位,将有效缓解第二中学床位不足问题和教学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县第四小学新建综合楼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重点解决农村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读问题,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城区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
稳民生幸福指数再攀升
“我这80多岁的孤老头子,没想到还有国家和政府惦记着,帮我添置生活设施。”7月6日,家住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星口乡东转城号村的李文印老人向记者展示民政部门给他配备的适老化设施,“以前屋里都是灰土地,高低不平,现在地面都用红砖找平了,上面还铺设了防滑垫,还有这沐浴坐便两用椅和防摔拐杖,真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用上这些先进玩意儿。”
在我市,和李文印大爷一样享受到适老化改造的还有1044户。今年起,我市按照自愿、安全、便利、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评估,以符合老年人家庭改造意愿和实际需求为前提,采取“一户一方案”确定改造内容,满足老年人的居家生活、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需求。
“给老人做的民生工程重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绝不是表面工程,每一户都是用心设计,力争用小改造解决大问题。”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艳梅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这儿简直是我们老姐妹的乐园,活动室、排练厅、阅览室、摄影室、书画室、餐厅、理疗室等一应俱全!”7月7日,在北戴河区西山街道安居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68岁的王丽娟对记者说,她们是赶上好时候了,在家门口就有配套齐全的养老照料场所,不仅丰富了老年生活,还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医疗保障,“我们小区不少人在这里租医疗器械,制氧机、轮椅等,政府还给补贴一定比例的租赁费用,多合适啊!”
近年来,我市把社区日间照料站建设作为完善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持续补齐养老服务短板,进一步推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提质增能,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我市169个社区已建成192个日间照料服务设施,服务覆盖1116个居住小区,覆盖率达到100%。
老年人需要格外关照,老房子亦是如此。
七月的港城已进入盛夏,火热的不只是太阳,还有老旧小区改造现场。7月19日,在海港区红桥里小区,施工人员正在烈日下勤勤恳恳地忙碌着,从一旁经过的居民李大爷说:“我们这个小区是1993年建的,快30年的老房子了,就盼着改造呢。去年隔壁的上秦家园改造得特别好,坑洼的路面被重新铺装了,破旧的门禁换新的了,墙面重新粉刷了,管线整齐入地,还扩建了休闲娱乐区和停车场,增加了垃圾分类亭和充电桩,跟新小区一样,我想我们小区改完也能这么好。”
老旧小区改造在我市已进行多年,改造范围越来越广,改造项目越来越多,给百姓带来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今年,我市又有6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完整社区”的理念被植入其中:让居民少有所学在社区、老有所乐在社区、衣食住行在社区。就这样,海港区东华里社区有效整合小区公共资源,新建老年活动中心和幼儿托育所;和安里社区建设老年日间照料站、少儿托管所;东华里社区建造老秦皇岛文化街区;文建里农行家属院建设货币文化口袋公园;红卫南里建设电力主题杏花广场立体公园和读书角……
如今的秦皇岛,无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还是新世纪建造的新房子,都能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
和谐的城市、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教育、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舒适的居住条件……我市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实,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的幸福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