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话剧《塞罕长歌》主创团队
“美丽的高岭”铸就时代丰碑
塞罕,蒙古语意为“美丽”。塞罕坝,意即“美丽的高岭”。
9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河北雄安新区圆满闭幕,由河北演艺集团打造,知名剧作家孙德民(执笔)、肖绍权、张雪燕编剧,戏剧导演王延松执导,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演出的话剧《塞罕长歌》,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继2019年河北梆子《李保国》后,河北省再次斩获这一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
话剧《塞罕长歌》演出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 摄
“把几代务林人的感人事迹搬上舞台,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世界听,对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作出生动的艺术诠释,是我们这些当代戏剧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得奖消息传来,年逾八旬的编剧孙德民如此深情回忆。
三代人,半个多世纪,让沙地变林海,让荒原变绿洲。舞台上林场职工佟保中、老场长李斌、总工程师杨宁先和放弃高考上坝造林的青年学生……一个个人们熟悉的人物形象悉数登场……共同谱写一曲塞罕坝英雄群体艰苦奋斗的长歌。
话剧《塞罕长歌》的成功,绝非偶然。如何以艺术形式再现塞罕坝三代人的坚守?怎样把五十多年的跨度浓缩到两小时的舞台上?
“《塞罕长歌》比较难写,这个题材聚焦群像,时间跨度大,涉及三代务林人,这个故事怎么讲,主题如何开掘,在艺术创作上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孙德民告诉记者,精深思想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深入生活,从鲜活的生活中发现艺术之美。为了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故事,从2017年创作《塞罕长歌》伊始,他和主创团队20多次走进塞罕坝,走遍所有分场、望火楼,和五六十位务林人吃住在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追寻感悟人物的命运、生命过程、精神和情感的丰富内涵。
塞罕坝有太多故事,让创作团队纷纷为之落泪。上世纪60年代建场初期,塞罕坝连着两年栽树失败,工程面临下马,然而,此时场长却举家迁到塞罕坝落户;林业部的工程师毅然带着爱人、孩子也来到塞罕坝。他们每人都舍不得离开塞罕坝。在林场望火楼,有一户守护林场的家庭,他们春天把粮食运上山,一吃就是一年,因为望火楼没人交流,孩子5岁了还只会叫“爸”“妈”……
采访所获得的真实故事,最终都凝结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孙德民坦言,这部戏跟此前所有戏的写法有很大不同——以板块式的架构,突破以往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的局限,以时间为轴,从真实的生活里打捞出令人感动的人物、事件、细节,并以白、黄、绿三色作为每个板块的关键色,表现林场三个发展阶段,讴歌三代务林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传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林海,本就是诗的世界。
“整个创作过程,大修改有四五次,小修改近20次。内心深处,我们把它作为一部抒情史诗来打造,用音乐把它贯穿起来,增强戏剧的诗意。”承德话剧团团长王家奇说,创作中,凸显五十多年来,三代务林人与塞罕坝的树一起,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绿色恋歌”。
独特的创作视角、非凡的美学底蕴、深刻的主题提炼……在不断打磨修改中,大到背景环境烘托、多媒体技术运用、转台的巧妙设计,小到细节安排、道具使用、人物表演动作、台词语言,无不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正是在河北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最终造就了艺术舞台上的行云流水、撼人心魄。
“《塞罕长歌》是一部创业史诗,又是一部生命的绿色交响曲。”王家奇说,作品自创排至今已演出150场,获得2019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中的“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为了冲击此次文华大奖,从去年8月起,主创团队再次从音乐感染力、舞美感召力、演员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着重发力,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话剧《塞罕长歌》获文华大奖,必将激励河北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扎根泥土、为人民创作,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创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
新时代在美丽的高岭上,一曲奋斗者的长歌,回荡在林海间、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