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地缘相接,人缘相亲。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十年来,我市积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不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交通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高水平医院合作 ……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实践已在邢襄大地开花结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之际,特推出系列报道,全景展示我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实践和成效。敬请关注!
近日,在央企三级子公司国能生物(新河县)绿色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项目拔地而起。目前,1号锅炉钢架搭建已现雏形,炉排完成吊装,预计到3月底首台锅炉具备供汽条件,正式为厂区北侧的河北超威、瑞格纺织公司供汽。
在国能生物(新河县)绿色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安装钢架。(资料图片)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共承接京津项目231个,计划总投资889.21亿元。央企的深度参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去年以来,我市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加强靶向对接、强化政策支持、提升服务水平,受到不少央企的青睐。2023年,36家央企三级子公司落户我市,引进央企数量全省领先。
对于正处于加快建设清洁高效、多元支撑新型能源应用示范区关键期的新河县,国能生物的引进精准承接了央企科技和产业溢出效应,升级了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强劲引擎。
“项目预计12月底竣工投产,将达到年供应绿色蒸汽量80万吨以上的能力,对新河县15家蒸汽热能用户集中供热及存量燃煤、天然气锅炉全面替代,实现负碳排放,同时可带动相关就业人员500余人。”新河国能生物项目经理张少冲告诉记者,项目从注册到拿地开工仅用了不到100天的时间,“新河速度”让他们感受到了当地对央企项目的重视。
作为第一家落户邢台的央企三级子公司,该项目的建设速度,备受关注。为了让企业能安心在新河扎根发展,新河县带领国能生物负责人利用一周的时间走访了新河经济开发区的50家企业,确定了15家供热需求量高的企业,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市场。此外,该县还在注册、审批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一网通办,实现了快审批、快注册,为项目落地全环节、全领域、全周期提供强大支撑。
央企项目的引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也让当地上下游产业链受益匪浅。“国能生物项目为我们供汽后,企业的能源成本将大幅降低,一年可节省100万元的能源消耗。”河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绍坡说。
新河国能生物项目享受到的服务并不是特例。如何让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我市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央企引进服务工作办公室,建立了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和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成立邢台央企驻京工作组,保障20个县(市、区)在京信息联络。实施引进央企“飞地”政策,推动各县(市、区)形成合力。创新工作方法,建立服务清单,以“一个落户央企制定一个推进方案,一名县级包联领导一个工作专班”的做法,协调解决落户央企在邢发展诉求,实现从央企落户到运营投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