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长城评论 | 向新而行,让文化与产业“双向奔赴”

来源: 长城网  
2024-05-23 13:45: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3076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下参展,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超12万件文化创意产品展出,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拉开帷幕。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河北展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硕 摄

  峥嵘二十年,聚力启新篇。从2004年至2024年,从最初的单一展览到如今涵盖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综合展示,跨越二十载的文博会已发展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记录了中国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风采。

  回望来路,文博会自带“创新”基因。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一路成长,每年都有新突破:第一次入选“中国文化十件大事”,中国首个获得UFI(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一次实现全国所有省区市参展……二十个“第一”见证了文博会的发展历程,而每一次创新蝶变的背后,都是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加速的生动注脚,绘就出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

  今年是文博会转型升级元年。展会期间,各行业、各省份展团纷纷拿出“看家宝贝”,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将同台竞技、百花齐放。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文创中国”专题展区,汇聚来自故宫文创、北京工美造办、景德钰青、字在、学古等颇具代表性文创机构300余件文创产品;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邀请西班牙贸易协会、尼泊尔工商联合会等国外贸易机构参展;首设非遗美食展区,汇聚众多特色名菜、名点、名优小吃……全面上新的文博会不仅让参展商“有赚头”,更让市民“有看头”“有乐头”“有玩头”“有吃头”“有买头”“有学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就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探索实践,就是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期许。

  在文博会这个大舞台,燕赵文化也绽放着别样华彩。本届文博会,河北展区以“美丽河北 文华燕赵”为主题,由序厅、跟着节气游河北、倾心匠制、数字赋能·智能转型、融合传播·逐梦前行五大板块组成,展区面积为参展以来最大规模,同时收集到全省新锐文创、非遗国潮等近千件实物展品,数量也为历届之最,更有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雄安新区设立7周年特别打造的各类主题定制类作品,现代感、科技感、未来感扑面而来。以“文”会友,“博”览天下,推动一大批河北文化产品和项目走出去,吸引一大批投资者来冀投资,不断创新中的文博会令人期待万分,为推动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博览与交易是文博会永恒的主题。联手文博会,在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下,在文化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中,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未来更可期。

关键词:长城评论,文博会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