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聚焦文博会|新时代如何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4-05-26 08:24:44
分享:

  新时代如何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侧记

  5月23至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来自文艺界、媒体行业、出版单位、高等院校、文化科技公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以及相关从业者齐聚一堂,为新时代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言献策。

  泥河湾遗址、万里长城、明清故宫、莫高窟……我国锦绣山河遍布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认为:“华夏大地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逐渐形成薪火相传、特质鲜明的文化传统,在晚期加速发展,进而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诞生出中华文明。”

  如何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赓续民族历史文脉,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演讲中表示,敦煌之所以旅游搞得好,莫高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的不懈努力,让这些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利用,所以敦煌才能“火”,“我们还是要把保护文物放在第一位,只有把它们保护好了,我们才有机会不断地去研究它们。”

  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论坛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指出,中国文学是无数中国人个体经验的表述,也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集体记忆。中国文学始终在与历史、国家乃至世界进行对话,中国的历史意识和民族传统也一直沉潜在文学之中。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文学,既是为了克服历史健忘症,也是在重新体会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更是要把个体的精气神汇入到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的传统中。

  中国剧协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认为,文艺工作有其独特的自身规律,要遵循艺术规律,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只有持续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深处探寻,汲取养分,才有可能书写新时代的史诗。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也表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戏剧传统源远流长,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都需要赓续中国文化传统,构架好的故事,做好中国式表达。(河北日报记者 田恬)

关键词:文博会,文化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