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妇9年守护高位截瘫丈夫撑起幸福之家
让高位截瘫的丈夫当一家之主 曹爱国下地干活,劳作的间隙,回家给建军和孩子做饭,9年了,每一顿饭都是先喂饱了建军,她再吃。 给建军喂饭很慢,几乎每次轮到自己吃饭,爱国吃到的都是凉饭了。 建军虽然身体没有知觉,但一个姿势躺久了也会很累很累,夜里,每隔3个小时爱国就给他精心地翻一次身。 瘫痪后的建军几乎成了一个很娇嫩的孩子,喝水、吃饭都必须精细安排,闹不好就得病。 不久前建军住院了,医生都很惊奇,9年时间爱国一个人伺候他竟然这么好,没有生半点褥疮,医生说,伺候一个高位截瘫的患者,一个专门的护工,都非常辛苦,而爱国还要种地,谋生活。 导致建军伤残的肇事车主,除了医药费,最后赔偿了他十来万元钱,作为他后半生的补偿。 2006年,爱国带着住了两年医院的建军回家,旧土房都漏雨成了危房,于是她就用这十来万元,翻盖起四间崭新的大瓦房和几间偏房。 每天运砂石料、拌水泥,许多活计都是爱国自己干,她说,当时也不觉得累,就是想把房子盖起来,也给丈夫和孩子鼓劲,咱的日子还有奔头,咱不比别人差。 建军虽然瘫痪,但脑子好使,他读过高中,因家贫没有上大学。现在躺在炕上,爱国还把他当一家之中,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请他拿主意。 建军每天收音机不离耳边,听了国内外的新鲜事,就跟爱国兴致勃勃地转述,爱国都津津有味地听。 这样让建军没有自卑感,他感觉自己还是家里的主心骨。有时候身体难受导致心情不好,他还耍耍“大男子主义”,对爱国发脾气,爱国大多时候只是默默地听。 “有时气急了我也跟他吵。”爱国说。此话落地,与建军相视而笑,两人的神情默契而幸福。 顶着生活的风雨艰难前行 建军要吃药、孩子要上学,种地只能够口粮,一家三口的生活压力很大。 为了开财源,爱国利用两间临街的偏房开了一间小卖部。姜庄是个只有600人的小村庄,爱国再开是第三家,而且位置偏。但至少,家里生活用品的开销能挣出来,还有了零花钱。 一个一年也赚不到一两万元的小卖部,靠爱国一个人经营非常艰难。她只有一辆电动三轮车,隔三差五就骑着它去25公里以外的黄骅市批发商品。 三轮车走得很慢,回来装了货,一趟要两个多小时。因为车速慢,为了赶早市,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要出门。 冬天里寒风刺骨,夏天里遇到狂风暴雨是常有的事。如果半路上车子坏了,那就是个急得想哭的麻烦。 一次批发东西时,小偷偷走了她500元钱,她半个月的苦累白受了。还有一次,她丢了两箱葡萄,心疼得不行。 但这样一天一天坚持下来了,小小的“爱国超市”,在村庄里生存下来。 生活带给她的温暖 9年过去了,爱国非常自豪:“全村的老少没有一个瞧不起咱!” 值得自豪的,除了家里的日子,还有懂事的儿子。儿子文聪非常懂事、孝顺,成了她得利的帮手,有空就帮她看小卖铺,照顾爸爸,去年孩子很争气,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市里的一中。 文聪给她挣回了满墙的奖状,在爱国眼里,这就是她生活的追求和希望。“儿子将来上大学了,我就光剩下伺候丈夫了,任务就轻多了。”她说。未来的路在爱国眼里很光明,孩子的成长是对她苦难生活的最好报偿。现在她供一个高中生负担很重,将来孩子上了大学她的负担会更重,但她一点也不悲观,认为再大的坎总能过去。 这些年坚强地走过来,父母是她最有力的支撑,每到农忙,年迈的父母都要带着年幼的弟弟过来帮忙,每次父母都心疼得掉泪。 建军说,爱国跟了自己,受尽了苦累,她总是无怨无悔地付出。 两人结婚时,爱国的母亲就去世了,两年后父亲去世,长嫂如母,爱国给两个弟弟操持着盖房成家。 公公去世,还留下一个年迈的奶奶,爱国就和叔叔一起轮流赡养奶奶8年,直至老人去世。 爱国的贤德,让族人、乡亲都看在眼里。两个小叔子、妯娌都很佩服她。一个小叔子一家在黄骅市区打工,在家的小叔子建亭就经常帮忙,后来建亭买了三马车,在打工的间隙就经常帮她拉庄稼,到市区进货。 每到天暖和的时候,爱国在小卖铺门口搭起一个凉棚,许多妇女们都凑过来,在一起聊天,在这个小村里,爱国有着非常好的人缘,大家敬佩她,她于是有了亲和力。“人这一辈子,什么事都可能摊上,但一定要乐观,一定要向前看。”曹爱国乐呵呵地说。本报记者祁胜勇 |
关键词:善行河北,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