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各级法院探索破解执行难 一法院悬赏找老赖
石家庄市桥东区法院日前集中公布了12起规避执行的“老赖”黑名单,涉及包括企业、个人等在内的15名被执行人,总涉金额达到148万元。其中,逃债金额最高的企业欠款达30余万元。该法院表示,以不低于举报财产2%的金额面向社会悬赏,鼓励公众提供“老赖”们的住所、财产信息等有效线索。 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是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 记者在13日公布的“黑名单”中注意到,所涉及的案件既包括医疗、建筑、电动车公司与个人的借款、劳动工资纠纷,也包括家庭抚养费用,民间借贷、合同欠款纠纷,而被执行人多采取隐匿行踪、转移财产等方式导致案件无法执行到位。 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执行难”问题已成困扰各级法院的难点问题,集中体现为“人难找”、“财产难查”。在实践中,许多被执行人选择不主动履行,且恶意转移、隐匿、出卖、毁坏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规避手段越来越高,方式越来越多,导致法院执行工作顺利开展阻力重重。 据悉,石家庄市桥东区法院此次大规模地公开“老赖”名单并向社会悬赏举报尚属其首次尝试。该法院执行庭厅长史化璞表示,法院希望公众能踊跃举报被执行人账号、固定资产情况、投资情况、财产隐藏、转移情况以及被执行人的住处等线索,采取“悬赏”的激励手段也是希望能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老赖”财产的发现概率。 而就在13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内五家金融机构就专线集中查询被执行人账户信息签署了意向书,双方通过信息系统对接,以网络化方式,实现执行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对被执行人财产、人身进行查询、控制。这被认为是该省法院破解“执行难”问题迈出的重要一步。 记者了解到,该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运行之后,银行将在第一时间把法院要求查询的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情况纳入自身的征信数据库,降低其信用指数。 河北高院副院长李少平认为,网络执行查控机制的建设,对于法院来讲,将可以极大地降低执行查控成本、提高执行效率、增强执行威慑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则可以减少现在银行针对法院的查询要求而付出的大量人力和物力等协助执行成本,同时还可避免承担审查法律依据和执行人员资格的风险。另一方面,银行也可以充分利用该系统,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信贷风险。 李少平透露,未来,这个系统将纳入公安、国土、住建、税务、工商等部门涉被执行人信息以及当事人诉讼信息,银行依托该系统,可以全面掌握借款人的财产信用情况。 另悉,河北各地法院对解决“执行难”问题正在进行多项探索。如廊坊市中院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多部门的联动协作,而石家庄中院也正在完善其执行网络。 在法律学者和研究人士看来,在健全司法执行制度之外,增强市场主体风险意识,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是破解“执行难”问题的关键。 |
关键词:法院,破解,执行难,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