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救灾”:砥砺前行道阻且长
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的救灾有所不同,4月20日发生芦山地震后,关于救灾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如何从过去的“激情救灾”转向“专业救灾”的争论此起彼伏。这种争论,正呈现出我们在“专业救灾”方面的进步。 我们在灾难面前不再是一张白纸 周东飞:汶川大地震,几十年来死伤最为惨重的地震灾难。失去同胞的悲情,急于救助的焦虑,缺乏准备的忙乱,几乎交织在一起。这就是2008年5月12日之后的情景。 但这一次,有很大区别。一是震级和烈度都没有汶川那么惨烈,二是有了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应对经验,在救灾面前我们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因此,我们有了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对比、评判。这也正是所谓专业救灾、理性救灾呼吁产生的背景。 白靖利:这次地震从一开始,就有媒体、专家甚至网友在转发消息的同时,贴出了许多关于地震的专业知识,从救灾到报道,从捐款到重建,都提出了更为理性和客观的看法。 集月音:现实是最好的老师,不断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才有了新的进步和成长。社会舆论方面,网友呼吁非专业团队不要盲目进入灾区,把道路和通信通道都让出来。公民应对灾难的素养也在成长。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过去传统的捐款捐物,我们看到的是更多各就各位的救灾方式。企业依据专业优势,各展所长,为灾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多家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发寻人求助平台;通信运营商对灾区通话、短信、漫游、WIFI等服务实行免费。 周东飞:说说自己的亲身体验吧。芦山地震后,到邮局取包裹,发现服务窗口贴出了一个很醒目的告示:寄往雅安灾区的赈灾包裹免收邮递费。当时就觉得挺感动,平时我们对快递、物流有这样那样的吐槽,但关键时刻他们的表现值得表扬。 类似的进步,在这次救灾中可以说随处可见。所谓专业救灾、理性救灾,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有多大受灾规模准备多大的应对举措,不一拥而上,不忙中出乱。 白靖利:理性还体现在整个社会反思意识的觉醒和总结能力的提高。无论是救灾部队,还是民间力量,相比汶川和玉树,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平台,大家很早就对这次救灾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警示。尤其是借助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专家、媒体甚至网友,都担当起“社会前行瞭望者”的角色,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周东飞:小白说得对,我觉得各种议论和批评也是专业救灾、理性救灾的一部分,不可以“杂音”来看待。监督的力量无所不在。救灾也是这样,并不因救灾是好事就赦免于批评之外。也正是这样的批评,专业救灾、理性救灾的主题才逐渐浮现出来。 白靖利:从媒体报道也可以看出理性和进步,汶川地震时,由于传统救灾模式的惯性,煽情报道、事实性报道占据了较大比例。而雅安地震,微博和微信已经崛起,成为报道受灾、救灾的先锋,这也就倒逼信息传播更加理性。 志愿者是在履行公民对于社会的职责 集月音:这次救灾,关于志愿者的争论尤为激烈。许多志愿者都赶到一线去,到底是帮忙还是添乱?志愿者参与救灾,应该如何参与? 周东飞:从整体而言,地震救灾不能缺少志愿者群体。不单单是救灾,很多社会事务都是这样。志愿者群体是履行公民对于社会相濡以沫的职责,志愿者缺位,往往意味着社会的整体缺位。 政府救灾力量固然强大,但是救灾过程中有政府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比如心理干预、救灾物资发放的监督等等。因此,志愿者群体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诟病。可以套用那句老话,问题只是局部的、零星的。而对这些局部的、零星的问题,也不一定就必须由志愿者来承担责任。 地震发生的初期,即便志愿者去的人有点多,秩序也不是那么严谨,我觉得社会应该宽容,而不是苛责。 白靖利:志愿者积极参与救灾,是我们整个社会凝聚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但志愿者的介入似乎一直就无法避免混乱的局面,也摆脱不了坊间的争议。志愿者介入后导致各种混乱,根本原因还在于组织协调能力欠缺,信息接收不足,这似乎也是民间力量的通病。这次志愿者之所以会引发争议,恰恰与我们的反思能力不断提高有关,大家更加理性看待救灾,更加认同专业救灾的理念。 集月音:面对灾难,国家集中一切力量的救助虽然高效,但即使预案再详细、动员再及时,也不可能迅速将救援延伸到灾区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也不可能将关切细化到每一个细枝末节。在这方面,有专业能力的民间救援力量显然可以起到弥补作用。比如,这次地震中很多隐藏在曲折岔路的小山村,因为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暂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反而是一些走进深山的志愿者第一时间为他们带来了紧急救援物资。 只凭一腔热血不一定能胜任自己的志向 集月音:其实,关于志愿者到底要不要参与救灾并不是个问题。问题在于,为什么这次志愿者会引发热议。据说志愿者指挥中心每天要劝返1000多名志愿者。爱心汹涌,值得提倡,但只凭着非理性的亢奋就义无反顾奔赴灾区,恐怕只能给灾区增加负担。有些志愿者没有避险、救险的专业知识,也没有预估到灾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以至于有志愿者受伤入院甚至牺牲的不幸消息传来。 志愿者参与救灾是不是应该视规模而定,这次芦山地震与汶川不可相提并论,有没有必要全民救灾? 周东飞:我不赞成过分苛责,并不是说就不能批评。恰恰相反,我觉得批评是有价值的。志愿者的自身素质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志愿者决不是只凭一腔热血就能够胜任自己的志向。 志愿者的组织同样是一个问题。所谓一窝蜂、挤占资源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组织工作没有做好才导致的。这里有民间组织自身的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和志愿者组织之间的协调问题。大灾当前,信息的共享,行动的协调,都需要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有良好的互动。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这种良性互动似乎并没有建立起来。汶川地震第一次让社会看到了民间组织的力量。民间组织的力量也有一个从出现到成熟的过程,而救灾恰恰是一种砥砺和磨炼。 白靖利:正如东飞老师所说,汶川地震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民间组织在抗震救灾中的力量。但是,5年前志愿者的问题就已经被发现,只不过新媒体尚未有今日这般发达,所以没有受到如此争议。雅安地震中志愿者的表现,通过微博微信等展示在公众面前,如果整个社会,尤其是民间力量能够有充分的自省,提高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平,确实是好事。但是我担心,即便下次再发生同样的灾难,堵路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并非我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别人”,而是这种分散的力量很难以某个时间节点来衡量,也无法体现在不同的人和事上,加上东飞老师前面所说的政府与志愿者组织之间缺乏沟通互动,我有理由担心,下次会“涛声依旧”。 集月音: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不是一个量级。在汶川地震这样严重的灾害面前,救助资源肯定是稀缺的,无论物力还是人力。那时候再多的志愿者也能找到需要服务的地方。而这次雅安地震灾情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于是大规模涌入的志愿者反而成了无序的存在。 其实,经过汶川地震后五年的发展,民间救援组织已经有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地震不到半个小时,壹基金救援联盟的救援队就已出动,随即在灾区设立了前线指挥部。壹基金救援队装备精良:清一色的四驱越野车,携专业搜救装备、应急药品……除了壹基金,各地也都发展起来规模不等的专业救援队伍。 像东飞刚才提到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无序,有些民间组织已经建立起救灾信息分享平台。如果能够开发一个官方与民间信息共享的平台,统一协调,合理组织,明确分工,整个救灾都会更加有秩序和有效率。 媒体是不能缺席的观察者 集月音:在这次地震中,关于媒体的探讨争论也不少。微博上都在探讨灾难性报道如何做,不少人还拿之前日本大地震时日本媒体的表现来做比较。 白靖利:与汶川地震时更多的煽情性和事实性报道相比,这次媒体的表现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有不足,主要体现在,许多媒体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并没有完整的应急预案,或者说,就没有预案。 获悉地震的消息后,许多记者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去现场”。对于这种激情,我很欣赏很佩服。但激情不代表专业。据我了解,许多记者并没有灾难报道的经验就“杀”到了现场。对于一场重大灾难,在资源和机会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否合理? 周东飞:媒体追新闻是职责所在。至于会不会因此成为救灾的障碍,那是可以讨论的。对于地震灾区的报道,媒体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缺席。把灾区的情况如实报道出来,这就是媒体存在的价值。至于专业素养问题,那是另一回事。 集月音:但是,在这次救灾行动中,人们对媒体的存在并不完全持赞赏态度。甚至有一种呼声,要求媒体别去添乱。还有,过去那种一味渲染悲情气氛、刻意塑造英雄形象的传统报道方式开始招人厌烦。尤其有了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日本媒体直播灾难的对比,那种冷静客观的专业素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媒体的真正价值何在?我认为,价值之一是要传递出灾区的有效信息,为合理的救援资源分配提供决策助力,为有限的资源争取最优化的分配。 白靖利:传播信息,把灾区的声音传递出去,如灾情的严重性,灾区人民需要什么,以备外界参考;同时,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做灾区的观察者,有时候还应是灾区与外界的调适者。 周东飞:其实,不能把问题都算到媒体的头上。日本媒体的专业素养,是整个社会抗灾心态的一部分。中国媒体能不能用这种态度来报道灾难,我觉得短时间内可能还是一个问题。 不要只看到日本有一些冷静的媒体,还应当看到更大范围内是冷静的日本民众。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长期的灾难历史锻炼了他们民众的承受能力。可以说,媒体是民众塑造的。社会心态不是一天形成的,让媒体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是不现实的。 灾难的教训必须保存进记忆 集月音:救灾方式上,拥堵的道路成为最大的障碍,很多民众质疑,为何只有陆地救援而少有空中救援。经过汶川地震后5年的发展,我们为何还没有建立起全方位的立体救援体系。 周东飞:应该看到进步,也应该看到还没有进步的地方。比方说,为什么救灾还是依靠陆路的交通线?空中力量能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援?如果能够,那堵车将不再是一个困扰因素。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完全可以通过空投的方式,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我们对相关细节不是很了解,到底哪些因素制约了空中救援力量?如果说这确实是软肋,那么到底如何改进。 白靖利:汶川地震时,直升机出现在救灾现场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雅安,空中力量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灾情不等人,如何有效利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呢?像直升机这样的空中救援力量就显得举足重轻了,对于运送物资、救援人员和伤病员来说,似乎没有比直升机更好的工具了。 集月音:对于直升机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承担起重任,环球时报之前已经请陆航专家做过解释,直升机对飞行安全、降落环境有着严格要求。甚至空投物资也不那么简单,帐篷等救灾物资很容易受损。 当然,这些专业知识并不属于普通人需要了解的范畴,大家对直升机的关注,只是希望灾难中的“孤岛”不再出现。真正因地制宜,完善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全方位救援体系,还是得在经验教训中,不断进行专业性的总结和发展。 但是也不能忽视网友看似不可能达成的要求,也许在这些只言片语里,会有带来启发的“金点子”。 周东飞:直升机听上去似乎很高科技很专业,我们老百姓也搞不懂,只好听专家的。不过,一个看似简单的“三角支撑”问题,从汶川地震争论到现在,都还没搞明白。到底是救命的,还是送命的,权威部门倒是出来给个确定的信儿啊。除了不靠谱的地震预报之外,相关专门机构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集月音:其实,根据世界经验,地震预报的精确性有效性确实无法得到证实。像日本这样地震多发的国家,他们投入最多的反而是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后,抢在震波传播之前,把地震的消息迅速发布出去,为民众争取几秒钟的逃生机会。所以,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而最行之有效的,一是,事前的防灾减灾,二是,事后的灾后重建。 周东飞:嗯,灾难已经发生,它必须转换为教训,保存进我们的记忆,甚至血液。所有的批评,都有掂量的价值。有价值的批评,都应当用改进的行动来回应。比如政府,比如志愿者,比如媒体…… 漫画/勾犇 观察员 □周东飞 (《潇湘晨报》首席评论员) □白靖利 (《新华社》记者) □集月音 (燕赵都市报评论员) |
关键词:救灾,地震,芦山,专业救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