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辛集:探索产业新生 谋建高品质中等城市
看河北县域经济求变 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强省先强县”的表述,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宏大命题摆在全省面前。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如何提升县城建设水平,如何摆布产城关系,种种疑问需要来自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同样需要来自县域的回答。 在我省提出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这一攻坚战略之际,本报记者选取一些各有特色的县(市)进行走访,以期触摸其改革发展的最新脉动。 上世纪90年代,依赖于皮革业等产业的兴起,辛集的综合经济实力排名曾雄踞我省县域经济三十强的第二名,然而,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皮革消费市场的变化,环保约束的强化,加之一些资源型县市依靠自然禀赋后来居上的逼迫,辛集这个没有任何资源的县级市,已经从全省县域经济前十强中滑出。 如何改变经济发展支撑力量匮乏的现状?如何寻找到自身发展的那片“蓝海”?在辛集人的眼中,任何的不利因素,都包含着“危”,更有着“机”。 “大量消耗资源的发展模式已后续无力了。”今天,当资源型县市纷纷努力摆脱资源依赖、谋求发展新路时,辛集希望抓住我省推进县域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县域经济的良机,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实现县域经济与城市建设的新突破,并提出了“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建成繁荣、舒适、宜居的高品质中等城市”的更高目标。 百年皮革业创新塑品牌 皮革业是辛集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辛集市现有皮革企业1356家,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但长期以来,辛集皮衣85%以上出口俄罗斯,走的是以量取胜之路,产品粗放、品种单一、质次价低。 曾经“傻大粗笨”的辛集皮革业,怎样启动“时尚之旅”?5月29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辛集市市长巴利凯坦言,曾经遭受“灰色清关”重创的辛集皮革,在回头谋求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时,产品创新不足的问题一度十分凸显。“比如一些皮革企业没有专业设计研发人员,主要依赖模仿,在同规模、同档次、同款式上相互挤对。品种热销,就一哄而上;市场清淡或产品严重滞销时,就低价竞销、恶性竞争。”在辛集国际皮革城副总经理田英申眼里,辛集传统皮革产业必须寻找自己的新路。 在辛集国际皮革城内,田英申指着皮革城效果图上的一片区域告诉笔者:“今后这里是一个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的品牌产品制造中心,建成之后,入驻企业统一在标准厂房中运营生产,这里将是国内外最具知名度的皮革产品生产基地。”“想要入驻这个制造中心可不容易,我们的门槛比较高,不达到一定的知名度是进不来的。”据田英申介绍,即便是这样,目前制造中心的所有30套标准厂房已全部招商完毕,并且还有不少企业在不断递交入驻申请。 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辛集还将于2015年6月建成研发设计检测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投资7.6亿元。它主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设计研发机构和知名策划企业进驻,并与权威部门设立行业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此外,辛集市还启动了人才发展计划,通过与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姻,开办皮革技校等形式,加快人才培训。同时,积极探索成立皮装设计开发公司,加快与香港、韩国、意大利等地区和国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协作,带动制衣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辛集市与北京服装学院联合建立皮革服装研究所,与西北轻工学院、四川大学联合设立实验基地,多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开发设计机构,还聘请意大利、芬兰、美国、德国等国的国际著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借脑、借智、借人开发研制新产品。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品牌的塑造上。”辛集市市长巴利凯认为,无论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还是设立行业标准,都是为了增强辛集皮革在国内外的话语权,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我们本土的企业虽然有很多,但是真正的大品牌却很少。现在的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都很高,买东西首先看的就是品牌,不是知名品牌即使品质好也卖不上好价格。皮革城为了鼓励本土企业创品牌,在资金、广告位和对外推介方面都有一定的倾斜。”田英申说。 而依托即将开建的9万平方米皮革城国际会展中心,辛集希望将皮博会逐步办成与香港亚太皮革展、意大利米兰毛皮展、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皮革展等世界级展会齐名的皮革盛会。“将来这里可能是世界皮革名牌云集的大秀场。”田英申对此不乏信心。 发力园区改写产城格局 “产业园区是我们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区。”巴利凯认为,在做好传统产业“生新”的同时,壮大新产业集群是辛集未来发展的着力点之一。 然而,尽管辛集市的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与国内和省内的先进园区相比,这里仍存在着入园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的突出问题。 对此,巴利凯表示,下一步辛集将科学定位园区功能,合理布局园区产业,提高园区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除了形成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导的新城清洁化工园区和皮革工业园区三大省级园区‘三足鼎立’之势外,还要加快推进新垒头、位伯、府东、张古庄等具备产业特色的园区进一步创特色、上规模、成集群,其他园区也重新制定发展方向,逐步从综合性园区转向专业性园区。” 规划产业布局、定位园区功能,辛集将这一工作融入到了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 在辛集城乡规划网上,笔者找到一张辛集市近期建设规划图。图中右下角的一大片长方形红褐色区域尤为显眼,这里就是建设中的新城清洁化工园区。“按照规划,三类工业企业,也就是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企业将集中搬迁至这里,按照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低碳化的标准改造、生产、治污。”辛集市城乡规划局局长申玉山介绍,为了使城市规划与产业调整能够有效对接,他们已对《辛集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做过数次微调。 对于辛集这种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攻坚阶段的城市来说,如何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是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申玉山表示,“产城融合”首先是要把产业和人口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城市不仅能够生产,还要适宜生活。 基于这样的思路,辛集市在将三类工业企业外迁的同时,也将部分基本无污染的新型工业企业调整至城市周边,同期配建基础设施和休闲场所,以吸引人才聚集。“为了适应未来的城市发展,我们还准备制订强制性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比如居民区达到多少就必须配建什么规模的学校、多大范围内配建什么等级的医院及变电设施等等。”申玉山说,制订强制性的配建标准,对于辛集来说还是第一次。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在规划图上,笔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在辛集城区主干道的商业地块比例将大幅增加。除此之外,商业服务设施的品质也将提升,如由原先单一的写字楼改造提升为大型综合商务中心等。 “环保推手”破解发展瓶颈 说起辛集的经济支撑,不只皮革,化工、钢铁也属其传统优势产业。 然而,这三大产业曾经的辉煌却难掩如今日益增强的环保约束带来的困局。是抛弃原有传统优势产业还是让传统优势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辛集选择了后者,不过这种选择已打上深深的环保烙印。 他们首先开始了对皮革、化工等产业的升级改造。 在辛集市制革工业区里,笔者看到制革企业一家接一家,而紧邻这些制革企业的就是辛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排污口可以看到,经过多道程序处理的水,闻起来没有异味。 污水治理是制革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据辛集市制革工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制革污水治理难题,辛集在国内制革业内首创了企业初级治理、制革区集中专业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后综合治理的三级治理体系。 据介绍,为了从源头控制污染,按照规划,辛集已确定制革区规模不再扩大,同时对园区内已有的企业进行排查,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的生产企业一律清除。 此外,循环经济也成为辛集探索皮革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之一。在辛集市东南,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已破土动工。该项目投资1.6亿元,由上海瑞惠公司与辛集东方热电公司合作,对辛集制革业产生的污泥进行密闭式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处理,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并利用污泥发电后的灰渣制成工业用涵管、砖等制品,固化其中的重金属,真正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现在看来,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环保成本,反倒还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提振了我们皮革业的生命力。”巴利凯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环保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不只是皮革业。 据了解,辛集曾经计划上马一个煤化工制尿素项目。但经过反复论证,这个处在产业链低端的高耗能项目最终被否决,取而代之的是日处理原煤1600吨的煤制气航天造气炉项目和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 |
关键词:辛集,产业,中等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