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渤海潮评

有灵魂的城市要多些“书卷气规划”

来源: 燕赵晚报 作者: 2013-08-20 09:46:4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目前城市居民小区已成为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难觅心灵归宿。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直言,谁来塑造有灵魂的城市?(8月19日《人民日报》)

  所谓城市灵魂,也就是我们的城市建筑和居所,不仅有宽敞的空间、耀眼的颜色,还应有能让我们耳闻目睹到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世界很嘈杂,这种空间却能让我们安静,总能激活我们的激情、创意和归宿感。这就是灵魂的具体内涵,是城市灵魂的价值。

  遗憾的是,这些年城市化进程非常快,我们却因为快而扔掉了最起码的文化敬畏感。为了建设新楼盘,我们将古色古香的历史古迹推倒了;为了发展地标建筑,我们拼命堆砌外在的现代化的光鲜和辉煌,而忽略了对建筑内涵的挖掘和精神传承;我们太强调所谓的国际化而忽视了对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的充分尊重。我们太注重实用主义,而忽视了建筑中最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

  因为割断了和历史、记忆、情感的联系,忽视了对居住人的情感尊重、精神观照,忽视了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挖掘,这些所谓的新建筑虽多是外在光鲜,但总让人觉得非常陌生、僵硬、空洞、有距离感。人们会产生本能的抵制和厌弃,难以唤起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宿感。未能过滤掉生活的浮躁、内心的郁闷,未能让居住者得到发自内心的文化和精神愉悦,久而久之,也会让人际和谐度降低很多。灵魂的安静和妥帖如何能得到呢?

  想到河南大学某教授的感慨,学生不喜欢到新校区上课,而更喜欢到老校区上课。因为新校区的建筑多是钢筋水泥玻璃墙,几乎没有文化韵味和人文积淀,而老校区多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大礼堂,饱经沧桑的公共教室,积累了丰厚的人文素养。学生在老校区上课更能得到一种无声的静气。今天,更多都市人希望居所和城市规划成为“有灵魂的空间”,也正是对文化的一种追求,“有灵魂的城市”应该能提供这种必要的“心理收入”。

  有灵魂的城市要多些“书卷气规划”。首先,无论是地方官员、开发商,还是建筑规划师,要将建筑文化的敬畏感置放到最高位置,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更是文化的归结。我们是在建房子、建城市,更是在打造灵魂的栖息地、适合人居住的艺术品。让建筑和规划,充分吸纳文化营养、历史营养,具备丰厚的人文情怀。其次,各种公共规划,更要让公众积极参与,享有充分的决策权,让群众的精神需要也能得到充分的尊重,融入到城市规划中。

关键词:城市规划,文化

责任编辑:孙晓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