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关闭博客的文化思考
近日,作家梁晓声出席在哈尔滨举行的出版界、图书馆界全民阅读年会,发表主旨为“阅读的好处”的讲演时说道,“我曾对网络产生的正能量寄予很大期望,但现在出现的一些污言秽语和我的想象很不同,我在博客上发表了告别声明并把它关掉。” 梁晓声为什么突然要关掉自己的博客?梁晓声说,“虽然我读了很多书,不断学习,但有些事还是想不明白。我博客上纯正的散文怎么会招来谩骂,我也没有招惹他们,这样的博客不开了。”对这种谩骂,梁晓声说他自己本可以写尖锐的文章予以回应,但读书可以使人斯文,读书人更要为社会做示范,不用污言秽语也可以表达观点、讲道理。 梁晓声说,与国内网络上的谩骂不同,国外网上的交锋多是理性表达,大致形式为:尊敬的某某先生,看到你的帖子我有不同的意见,并列出一二三进行辩论。梁晓声说:“我们五四时期论战那么多,几乎都是这样的行文,这样也能把事情讲清楚,也能摆出道理,为什么一定要用污言秽语来表达呢?”“我看到十有八九上网的人神情紧张,而且更多的时候在看八卦。”因此,他主张人们要用更多时间阅读,读书使人沉静,使人联想,从而进行更深层的思考,读书人的多少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梁晓声关闭博客,至少给予了我们一些警示和思考。梁晓声用自己的理性行为,向充满污言秽语和“戾气”的网络文化环境说“不”,表达自己的厌恶和斥责;他的理想的网络文化环境,尽管充满辩论和批评,但却是理性的、文明的、健康的;“上网的人”时间和精力不要浪费在“看八卦”上,而用污言秽语谩骂更被人不齿;面对芜杂、浮躁、喧嚣的网络环境,作为个体的博客自我主体,需要沉静、理性和节制,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文明的博客环境,社会需要沉静,个人也需要沉静。 我看过梁晓声的一些博客,他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中国女性、关心中国军人,进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关注中国人焦虑的心态,这些内容和他所写的文学作品一样,无不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人文意识、平民本色、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而今,梁晓声要关闭自己的博客,那么以后,他的这些社会观照和评价,为社会底层、为平民百姓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仅仅通过文学作品的写作这种单一的途径呢?在当下这个科技发达的“快”时代,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博客这个传播迅速、互动频繁的技术媒介,关注社会、跟踪时代、挞伐时弊,为百姓的呼声代言,为社会的正能量鼓与呼,这实在令人遗憾。 不能否认,透过梁晓声关闭博客这个事件,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博客传播中的非理性、非文明的一面。的确,这些年来,博客文化可说是伴随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发展的,甚至在涉及文化事件、文娱事件和道德事件中,博客曾一度成为污言秽语集中爆炸的“发泄地”。而今,我们却仍然陷于这种没有理智控制、没有道德责任约束的博客表达的“泥淖”中。这是梁晓声困惑的地方,也是他关掉博客的原因,反映了梁晓声对博客从认同到困惑、失望乃至拒绝的心理情感的认知过程。梁晓声关闭博客,这是回归理性的冷静思考,他在暴力话语面前的“独善其身”和内省觉悟,做到了自我节制和道德约束,是自我的文化尊严和人格尊严精神的表达,但网络上、博客中的那些非理性、盲目性和粗鄙性的声音,是否就会因此能够改变多少呢? 我们应该意识到,梁晓声关掉博客,却未必同时表示着我们社会的文化心理开始趋向理性复苏,并重返合乎逻辑、合乎理性的发展路途。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梁晓声关闭博客这个事件,我们应该懂得:网络文化环境最后的仲裁者,是社会的是非情感和正义感。我们要为自己的网络秩序创造一种理想的环境,这种网络秩序不应夸大人性中的某些方面而牺牲另一些方面的发展,它应该是有利于发展我们所有的高尚的情操,而不是侵损了人性中精神和美学的方面。 |
关键词:博客,关闭,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