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新貌——高邑县仓房村建设“美丽乡村”侧记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曹丽娟 2015-07-07 17:27:4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古色古香的牌坊,配着字体遒劲有力的楹联。2月14日,一走进高邑县仓房村,就感觉到一股与其他平原村落不一样的味道。进入村里,干净整洁的道路,白墙灰瓦的屋舍,通俗诙谐的文化墙,更给这个村落在含蓄中平添了一股清新、雅致之气。

  让乡村与现代生活方式接轨

  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仓房村大力实施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对村内3万多平方米的垃圾进行了清理,硬化了2万多平方米的道路,道路两侧栽植乔木3300多株、花灌木3000多平方米,并更新了所有自来水管道,建设了全县第一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全村90%以上的户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家家户户接通了天然气……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要从实际出发,在保持农村原有特色的同时,还要与现代生活方式接轨。”在村党支部书记庞忠现看来,虽然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大家做的事都一样,但仓房村做的事有自己的特点。

  仓房村是个陶瓷生产专业村,村里有不少陶瓷生产企业。以前,这些企业产生的碎瓷片,全部堆放在了村子西北角。时间一长,这里竟形成一个占地30多亩的碎瓷片垃圾带,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如果全部清理出去,不光费工费力,而且清到哪儿还是个问题,这么多碎瓷片,弄到哪儿都影响环境。

  经过反复研究,村里决定,与其处理这堆垃圾,不如就地利用。村子西北角地势低,又依着一条河,他们就把一部分碎瓷片用推土机推平,上面再覆盖十几厘米厚的好土,种花种树;另一部分堆山造景,对地面进行了硬化,并建设了小桥、亭台,栽植各种树木、花草,建成了一个占地30亩的滨河公园。

  “现在这里晚上可热闹了,有扭秧歌的、跳广场舞的,还有敲威风锣鼓的。”67岁的谷丰彦是村锣鼓队的队长。每天晚上,他都带着队员到这里练上一个来小时。“今年大年初九,我们还要到县城去表演呢!”老人兴致勃勃地说。

  村里土地有限,寸土寸金,但仍有一些人盖了新房或到城里买了房后,就撂荒了原来的老房子,时间久了,破败不堪,影响村容。怎么办?村里还是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与房屋主人谈好,宅基地归本人所有,但治理权村里统一安排。能连成片的,村里把旧房屋统一拆除后,铺装好地面,摆上健身器材,建成小型休闲广场;不能连片的,拆除旧房屋,四周扎上篱笆,种上花草、树木,建成小菜园或小花园。全村一共建起6处小休闲广场、15个小花园和小菜园。“这样一来,不仅美化、靓化了环境,还减少了很多安全隐患。”村民马建海说,那些老房子周围地势低,爱积水,孩子们到那里玩耍,特别容易出事,现在一改,完全没这个顾虑了。

  仓房村不仅整治、美化村内外道路、墙面,还要求村民家里也要美化、整洁。结合农村实际,他们开展了“五美庭院”创建活动,家家或种花、种草,或开辟小菜园,引领村民们追求生态、舒适、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现在这生活跟城里真没两样了,建成了水冲式厕所,通上了天然气,真是大变样了!”与儿子各住了三间房的孔雪珍,说起家里的变化喜上眉梢。

  留得下村落文化,记得住乡愁归属

  仓房村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流传着战国时期庞涓、唐朝韩愈等多个名人的传说,崇文重教是仓房村落文化最突出的特质。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仓房村非常注重保护、挖掘和延续村落文化的根脉,让乡村真正留得下村落文化,记得住乡愁归属。

  在仓房村,建于元末明初的韩文公庙,是崇文重教这一文化传统的载体。去年,他们在滨河公园重修了韩文公庙,并布置了图片展等,让人们了解韩愈文化,进而宣扬以“和谐、进取、公平、诚信”为内涵的村落文化。以滨河公园为载体,把这里建成仓房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带,除了韩文公庙,还复原了《诗经》中“匏有苦叶”章节中描述的一位少女默默等待爱人归来的故事情景;设立了卧牛雕塑,展现了战国名将庞涓的故事等。

  对记载了仓房历史的文化符号,能修复的修复,能保护的保护,古碑、古树、古庙、石碾、石磨等在村子里随处可见。在对古树的保护上,村里修路时能绕过的坚决绕过,决不砍伐。“一间古屋、一座古庙、一棵古树、一块石碑,可能没有什么名气,没有经济价值,但却承载着一个村庄特有的精神寄托、历史记忆,是一个村庄的文化符号,必须保留下来。”庞忠现说。

  仓房村还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明元素相融合。他们聘请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在村内主街道两侧精心绘制了400米长的文化墙,以传统美德、现代文明为主题,采用漫画、街头诗、诗配画等形式,开展孝道、爱国、敬业、互助等宣传教育。村里还建成了高标准村民服务中心,图书室、活动室、娱乐室等一应俱全。“原来农闲时没事干。现在只要有空我就到这儿来,看看书,长长见识。”村民李树心说。如今,像李树心这样,一有空闲就去看书的村民,在仓房村还有很多。

  发展富民产业,实现村美民富

  在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仓房村让“美丽乡村”建设转化成生产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以此支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持久化。

  他们结合全县的发展规划,以仓房村为中心,建立了高邑县陶瓷产业工业园区。现在,村里已拥有恒盛、京华等8家大型建筑陶瓷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韩国、非洲等海外市场,从业人员5000多人。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3260元,有100多户在县城和省会购买了楼房,村民自有轿车210多辆,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随着企业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仓房村外来投资、务工人员达100多人。“环境好、村风正、干劲足,为招商引资带来了很多便利。”庞忠现说,以前,一些企业招来的技术人员,因为村里环境不好,都住到了县城甚至石家庄,无形中加大了企业成本。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村里各种设施都现代化了,跟城里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很多工程技术人员都在村里吃住了。

  村美民善。在仓房村,村民都会主动给予外乡人生活上的帮助,村委会全力帮扶外来投资创业的老板。这种朴实、友善、互助、包容的村风民风,为仓房村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仓房村发展、投资。

  虽然大家都在忙着过春节,但仓房村的村干部们却顾不上家里,而是多次开会研究:过完年就要推进老年公寓项目建设,力争今年重阳节前投用;要增加全村的绿化面积;改变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找一部分试点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关键词:古城,高邑,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李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