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河北唐山港京唐港区:30年演绎“蝶变”奇迹

来源: 唐山日报  
2019-08-13 11:30:37
分享:

  风从海上来 

  ——写在唐山港京唐港区建港三十周年之际

  俯瞰今日唐山港京唐港区。唐山港集团供图

  古老的滦河,在唐山大地流淌不息,一路奔向渤海湾。这里,河与海,浪奔潮涌,碰撞交融,演绎出一曲华美的乐章。在华夏儿女喜迎新中国70华诞之际,唐山港京唐港区迎来了三十岁生日。

  三十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始终有一种力量升腾不息。

  三十年,征途如虹、初心不改,始终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

  乘风起步, 转身向海

  盛夏已至,正是唐山港京唐港区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清晨,在微风轻拂下,港池中荡起微澜。装船机、岸桥、门机等“钢铁侠”举重若轻,将各种货物稳稳装进巨轮的船舱。配送车辆穿梭于堆场和码头之间,设备、车辆、船舶启动、停顿、加速的声响,随着清新的晨风,鸣奏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码头沿岸,时有橘红色的身影穿行,一幅繁忙的生产画卷就此展开。

  京唐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唐山港集团供图

  千米开外的湖林新河公园,一座伟人雕像巍然挺立,深情地凝望着忙碌的港湾。100年前,孙中山先生以一部《建国方略》,为他深深热爱的祖国,描绘了现代化的发展蓝图。在这部中国未来工业发展大纲中,先生着千余字的笔墨,论证了在唐山建设北方大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而,当时的中国战乱不断,国库空虚,建设“为世界贸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伟大夙愿,湮没在历史的汪洋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给正值地震重建的河北唐山带来了新的机遇。转折发生在1979年至1984年,国家计委提出京津唐地区国土开发和生产力布局要向滨海地带推进和重点开发冀东地区的战略。1984年,港口建设提上唐山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11月,唐山市正式决定在乐亭王滩建设港口。河北省政府从能源建设基金里拨付5000万元,作为唐山建港启动资金。这笔钱决定了“北方大港”从纸上谈兵到具体实施的历史性转折。

  1989年8月10日,随着钻机第一次在这里轰鸣,唐山港动工兴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转身向海,唐山迈出了第一步!唐山港的诞生,结束了唐山有海无港的历史,掀开了唐山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唐山从此步入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新时期。

  铿锵步伐, 奋进向前

  “一号工程”、“龙头项目”,在这醒目字眼的背后,承载的是唐山这座厚重的工业文明城市,历经灾难浩劫、涅槃重生的梦想和期盼,彰显的是唐山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的信心和决心。站在时间的坐标下回望历史,我们分明听到了历经沧桑的唐山奋进向前的铿锵步伐。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1992年7月18日10时45分,满载1.1万吨原盐的“风采号”货轮汽笛长鸣,驶往上海。唐山的海上通道正式开通了!距离国内通航仅隔一年,唐山港又实现了国际通航。如果说,国内通航是唐山冲出渤海湾的破题之笔,那么,实现国际通航,则是开辟了唐山走向全世界的黄金水道。

  几年的建港实践,使唐山的决策者们深刻认识到,必须紧紧抓住不断扩大的内需和外贸的有利时机,扩大规模,才能在国内港口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然而,震后的唐山百废待兴,筹集上亿元的建港资金谈何容易。

  建港决策者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了卓越的破解难题的能力。

  1993年7月17日,北京和唐山两市政府签署了联合建港协议,唐山港更名为京唐港。这是我国港口建设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创举,注定是一场双赢的握手。就北京而言,有了自己的出海口,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于唐山而言,破解了港口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时,“京”字招牌大大提高了港口知名度。

  汽车装船。唐山港集团供图

  在“内引外联、联合建港”思路指引下,京唐港的招商引资突飞猛进。先后与冀东水泥、唐钢集团、华能集团、国投、中煤、同煤等占有资源和市场的大客户合作建设经营码头,投入资金和建成规模在当时占整个港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后又与西班牙德加德斯集团公司、美国金洲公司等跨国公司合作,拓展国际集装箱业务。跨省市、跨行业、跨所有制到跨国界联合建港的大胆举措,按下了京唐港建设发展的“快进键”。

  多方谋划,裂变发展

  当东升旭日从海面喷薄而出,林立的高楼迎来第一缕阳光,矗立在港口南办公楼院内的纪念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的石壁熠熠生辉,它凝聚了创业的艰辛,奋斗的荣光。2001年,京唐港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一举跨入了我国千万吨大港行列。

  初战告捷,京唐港人没有沾沾自喜,开始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思考体制改革与未来发展的问题。2000年7月3日,唐山港口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管理体制改革正式提上日程。2003年,原京唐港务局改制为京唐港股份有限公司,改制顺利完成。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日益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京唐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年,港口吞吐量达到了2083万吨,同比增长42.2%,与2001年对比,实现两年翻一番,跨入了全国沿海港口20强行列。

  引入民间资本和民营机制,是京唐港调优资本结构的又一个大手笔。在全国港口行业内,第一家引进民间资本购置倒运车辆参与港内运作。短短几年时间,民间资本投入港口机械设备上千台套,投入资金近10亿元,既解决了港口生产资金瓶颈问题,又为民间资本进入港口生产链条让出了一条路,实现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携手双赢。

  3000万吨煤炭泊位的谋划与建设,引发了京唐港裂变式的发展。2004年5月28日,由国投交通投资公司、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大同煤炭集团公司、唐山港口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投资建设3个10万吨级煤炭专业泊位。这3个吞吐能力达3000万吨的大泊位的建设运营,提升了京唐港煤炭装卸工艺和现代化水平,京唐港由此成为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输出港。

  2005年,遵循“一城一港,以城命名”的原则,河北省委省政府、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唐山港港名,京唐港改称京唐港区。

  坚挺脊梁,矢志前行

  风,涌动着梦;海,激荡着歌。年轻的京唐港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坚挺脊梁,矢志前行!

  一组数字,生动记录着京唐港的传奇。2005年突破3000万吨,2007年达到4750万吨,2008年突破7600万吨,2009年达到10541万吨,成为亿吨大港俱乐部最年轻的成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席卷全球,港口决策者审时度势,把危机作为发展的新背景,创新管理理念,积极应对危机,京唐港逆势而上,200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645万吨,增幅超全国沿海港口48个百分点。2009年,持续发力,完成吞吐量1.0541亿吨,同比增长38%。年轻自信的京唐港迈进亿吨大港门槛,成为我国港口应对危机的样板,创造了世界港口发展史上的奇迹。

  金融危机让唐山港看到了自身的短板,同时也成为检视自身,加压奋进的踏板。2008年,京唐港股份有限公司扩股增资更名为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奋战,2010年7月5日,唐山港成功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河北省首家上市港口企业。

  唐山港集团发展的巨轮驶入资本市场蔚蓝色海洋,责权利明晰的治理结构,成为港口破浪前行的强劲风帆。26#-27#专业化集装箱泊位、36#-40#专业煤炭码头等大型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接连“大手笔”,连续“大会战”,高效、精准的立港项目建设,为京唐港区吞吐量保持快速增长夯实了基础。2013年,货物吞吐量完成2.01亿吨,同比增长18.2%,利润连续6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充分显示了这座中国港口后起之秀的强大发展活力。

  由跟随者向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八月,骄阳当空。开阔平整的集装箱场地上,设备轰鸣,车流如织。23#-25#码头上,集装箱桥吊根据智能管理系统下达的指令,将“机械手”伸进船舱,牢牢锁住集装箱箱体四角的定位孔,起吊、平移、落位,把集装箱稳稳放在无人自动集卡车上,动作干净利落。载着60吨重集装箱的无人集卡车,在场内往来穿梭,精确停车、灵活避障、节奏平稳、线路清晰。场桥接到系统指令同步到达,对位、锁定、起吊……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很快,一个个集装箱就到达了既定的箱位。

  集装箱装卸。唐山港集团供图

  这里,就是唐山港集团融入世界先进的码头智能化管理系统,刚刚建成的全国第四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25#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备调试画面。自动化轨道吊、无人集卡车,机械设备流畅的自主运转,“魔幻”场面的背后,是冲破思维定式,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的赋能,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加持,为传统码头借力智能化升级改造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步入新里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唐山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一港双城”建设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全局性会议,把唐山港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号角吹响,似战鼓催征。站在新的起点上,唐山港集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统筹协调、自我加压,以敢于担当、敢打硬仗的精神,演绎着开放强港新精彩。

  新兴业态破土萌发。产业升级、新项目应运而生。成立唐山港集团(香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贸易链条向国际化延伸。成立唐山市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出口退税、货物分包、整车进口、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加速成长。继矿石、焦煤、动力煤、焦炭交割库后,设立第五个指定交割库——甲醇交割库,与传统业务融合创新,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集装箱化发展加速推进。与天津港合资合作,组建津唐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与北京合作,在顺义建立集装箱场站。大力推进散改集、杂改集业务,海铁联运示范工程扩展至“东北亚—唐山—新疆—中亚—西亚—欧洲”,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2018年,唐山港至比利时安特卫普中欧班列成功首发,打通了通往欧洲的陆上通道。2018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3万TEU,占河北“三港四区”总量的55%,稳居全国集装箱港口20强,世界百强。

  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深入实施西北战略。2016年以来,先后在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陕西等地设立内陆港22座,打通了东部沿海—京津冀—西北物流通道,与西北产业链、物流链紧密对接,完善提升物流配送、船代货代、保税仓储、混配加工等服务功能,吸引了大批西北地区工厂、商贸物流企业及船公司布局唐山港京唐港区。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管理创新亮点纷呈。刀刃向内,自我革新。优化生产组织环节,专业煤炭船舶作业效率提高25%。深入挖掘航道效能,航道转换每天节省2.5小时。加强对设备、人员、场地的生产统筹,形成“全港一盘棋”的整体生产组织思路,作业效率全面提升。开展全员创新,仅2018年,就诞生了新工艺14项,取得国家新型专利16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1项。

  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以科技为港口赋能,绘制智慧港口发展规划蓝图。2017年,投资4000万元,实施了38项信息化项目,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集装箱NAVIS系统全面上线运行,与智能理货系统完成联合,码头作业实现可视化远程操控。一体化港通天下商务平台的建成,实现了业务手续80%网上办理……一组组数据,一个个闪光点,直观展示了智慧港口建设成效,也照亮了这个与时俱进的港口更加光明的前程。

  绿色港口建设成绩突出。在“治”上下力气,在“降”上见实效。站在讲政治、谋发展的高度,扎实推进港区功能、货种结构、运输方式调整,推进生产用车电气化转型和大宗散货疏港“公转铁”,全力打造绿色集疏运体系。2018年,港口万吨综合能耗下降10%,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2%,为河北绿色港口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唐山港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港口示范工程,成为集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多式联运三个交通运输部试点工程于一身的唯一港口企业。

  2018年,唐山港京唐港区吞吐量突破3亿吨,唐山港集团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A股上市港口企业前列。不论是在河北港口,还是中国港口,乃至世界港口发展舞台上,唐山港都实现了由跟随者向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既是这个港口30年一路走来的生动写照,更是这个港口着眼未来的庄严承诺。30年来,港口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以对初心使命的接续担当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改革开放的传奇篇章。

  筑梦前行30载,唐山港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解放思想、励精图治、接续奋斗。这座开放之港,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把“北方大港”变成了现实,书写了一曲高速发展的奋斗赞歌。

  风雨兼程30载,唐山港从昔日一片盐碱荒滩,到如今门机林立、巨轮如梭,水路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190多个港口,一派欣欣向荣。这座活力之港,以生动的发展实践,演绎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蝶变奇迹。

  跨越发展30载,唐山港从零起步,迎着光荣与梦想一路前行,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发展质量跨越提升,展示出“泊得天下船”的宏大气魄。这座奋进之港,续写着争当全市“三个走在前列”“两个率先”排头兵的传奇史诗。

  砥砺奋进30载,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到河北省文明单位、省政府质量奖、河北省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一路走来先后获得40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这座幸福之港,发展港口,成就员工,奉献社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印刻在波澜壮阔的征程上,奏响了向综合型国际化贸易大港扬帆远航的华彩乐章。

关键词:唐山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