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6%,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100余个“智慧平安社区”,呵护百姓新生活;遍布各地的590余个城区警务站,织密群众安全网……当前的河北,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
社会治理的成效,关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创新思维、创新办法破解各种障碍束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推动社会治理上层次上水平,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完善机制,探索矛盾化解新思路
“孩子打架,你们两家大人在大街上吵,街坊邻居咋看你们?都先消消气,好好想想……”近日,“金牌大柜”调解员、清河县油坊村党支部书记宋宏伟把村里闹矛盾的两家人叫到一起,问明情况、分析利弊,最终让他们握手言和。
“事儿不大,隐患不小。”宋宏伟说,“邻里之间难免出现矛盾,父子、妯娌也时有磕磕碰碰,就得有人说和说和,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019年以来,清河县各村设立“金牌大柜”组织,推行“大调解”模式,充分发挥信访调解员、新乡贤等作用,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
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近年来,我省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解决矛盾问题的强大合力。
在河北大地上,涌现出一批以“帮大哥”“好大哥”等为代表的个人调解工作室,5.8万余个人民调解组织遍布乡镇(街道)、村(居)及广大行业领域,33.8万余名人民调解员活跃在村民身边。
卢龙县潘庄镇村民张久合,今年60多岁,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他成立了久和调解室,3年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
在卢龙县,这样的个人品牌调解室共有13个,燕河营镇和燕调解室、石门镇二姐调解室等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发挥了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
如今,从“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席”,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北版,正在各地的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把每月的6日、16日、26日定为“百姓说事儿日”。每到这天,各村村“两委”、包村干部、驻村工作组都会到百姓说事儿室,倾听百姓遇到的问题,为他们寻求解决之道。
截至目前,全镇共收集百姓意见建议1362条,已办结1297条,村内上访率、矛盾问题发生率分别下降30%和35%。
畅通群众诉求通道,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全省加强“一乡镇一法庭”建设,近2000个法庭将司法调解延伸到最基层,延伸至诉讼前;全省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达到了1077个,在雄安新区成立了首家水上调解中心,依托石家庄市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成立了河北首家金融消费纠纷调解室,有效弥补了河北水上调解和金融纠纷调解的工作空白……
群众参与,构筑社会治理新格局
老旧小区改造,是个民生老话题,也是个大难题。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是老工业区,许多老旧住宅小区存在无人管理、设施损坏严重等问题,居民怨声载道。
为使老旧小区焕发生机,该区设立了“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用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和管理。自2018年以来,该区支出资金近350万元,解决了老旧小区规划绿地、腾退车位、引进物业、增设文体设施等具体问题,破解了小区治理上的难题。
改造前,由居民议事会讨论,把粉刷楼道、外墙修整、院面硬化等15个项目纳入基金预算;改造中,邀请有威望的党员义务监工,避免了施工过程偷工减料、马虎敷衍的行为;完工后,将项目工程改造内容在小区集中公示,让资金使用更加阳光透明。
“好事怎么办,群众说了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老旧小区改造改出了新意,收获了满意。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人民群众是最广泛、最活跃的主体。
我省各地积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居民协商会、社区恳谈会、民意直通车、电视问政等参与形式,让群众有更多机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7月26日,在唐山市开平区开平街道东城景苑社区,一场带“辣味儿”的居民协商议事会正火热进行。
“小区乱停车,说到底是地下停车位只卖不租造成的。”“要是租金再便宜点儿,大家伙儿都愿意停到地下停车位。”……
纾解小区停车难,大家一起来商量。参会的有社区党员代表、楼长、居民代表,还有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把问题说开了、说透了,难题也就好解决了。”
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居民协商议事会成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我省依托智慧化网格平台,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惠民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构筑社会治理新格局。目前,全省划分网格97157个,配备网格员119264名,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自打当了网格员,曲周县曲周镇北甫村调解员朱秀芳成了村里的大红人,“谁家闹矛盾了、哪儿的路灯不亮了、谁家老人要办银行卡……村里的大事小情,我第一时间就知道。”
县、乡、村设立三级网格,曲周根据农村(社区)干部人数,确定网格数量。全县共设置网格2888个,实现了“村(居)内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社会治理能力,在疫情防控阵地上得到检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牢牢守住社区这道防线,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石家庄市泰华街社区物委会协调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楼门长,组织广大志愿者,开展值班值守、防疫宣传、入户排查、环境消杀,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保障了辖区2200多户居民的健康安全。
社会治理能力,在服务群众的举措上获得提升。
元氏县铁屯村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村民事务代理室,打造“党员500米服务圈”,全村118名有服务能力的党员分包所有农户,开展精准帮扶。
乐亭95家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党组织与全县12个社区共建,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党员八小时之内归单位,八小时之外归社区,只要社区需求“哨声”一响,到现场“报到”解决问题。
科技助力,织密治安防控网
“再不用担心家里进贼了。”承德市双桥区上河新城小区居民张先生说,这份安全感源自双桥区推行的智慧平安社区建设。
小区投资200余万元同步建设了社区警务室、社区管理办公室、居委会办公室和管控室,形成了“公安+社区+物业+居民”共治、警民信息共享的治理模式。社区警务室民警每周执勤不少于20小时,实时了解社情民意,社区保安24小时值守,设立128个巡逻点,按照规定时间、规定路线开展巡查。
疫情防控期间,双桥区公安分局将12.1万条数据信息导入智慧平安社区管控平台,居民小区门禁和人脸、车辆识别系统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上河新城小区先后劝返有关人员3人,对27名外来人员进行健康监控。
社区变“智慧”,百姓享平安。像这样的“智慧平安社区”,全省已经建成3100余个,织密治安防控的“天罗地网”,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
全省各地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广泛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构建起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下水道井盖去哪儿了?外墙墙皮脱落了谁来管?享受低保政策的人有哪些……张家口下花园区新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慧敏以前常为这类小事感到困惑,如今,区里启动的“智慧街区”项目让她不再为此烦恼了。
该项目依托网格系统、掌上网格、百姓互动、微信互动等四大平台,充分发挥“云数据”平台的智能化作用,与住建、公安、信访等多个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织密治安防控网,“云数据”大显身手,广大群众的参与也功不可没。
在赵县,281个行政村有了农村警务助理模式,370人的警务助理持证上岗开展工作。农村警务助理主要从村“两委”或群众中威望高、善调解的人员中挑选担任,开展治安防范、人口管理、违法举报、政策宣传、警务联络等职责,将改变以往治安防控中公安机关“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
黄骅市常郭镇后尚村的妇女联防志愿服务队,义务在村里巡逻;永清县创新推出“蜂巢警务”,发动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物业保安、村街企业管理人员等社会治安力量加入进来,参与社会治理……
人心稳,社会安。一区一域的“小治安”,成就全省和谐稳定的“大平安”。(河北日报记者 薛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