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鹏代表:工人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23年来,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钻研、刻苦努力,从一名普通的一线车间工人,成长为了一名技术精湛的工艺员。 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产品工艺研究所工艺员郭云鹏。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很单薄的身体。“像我这样体格的人,只能从事精加工,怕是干不好粗加工活。”郭云鹏笑了笑。 1990年,郭云鹏从张家口一所技校毕业,成为中煤张家口煤机二加工车间一名普普通通的元车工。“刚开始,看见那些机器觉得枯燥、乏味。但是,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1993年,郭云鹏被车间选调到链轮工段数控元车上工作,面对复杂的操作视频界面和控制程序,郭云鹏决定给自己不断“充电”。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看书。“那会精力好,有时候下完夜班看书到凌晨四五时,都不会感觉到累。” 2000年,镗铣床岗位上缺人,郭云鹏又换到了镗铣床岗位,学习了半年多才熟悉设备。“换一个岗位对自己也是一种磨练,成长得也会更快一些。”从1990年进厂到2008年,郭云鹏先后换了5种设备,只要单位有需求,他从不拒绝。每换一种设备,都需要花时间和经历熟悉。有一次因为不熟悉设备误操作使得机床不动了,夜班也没有维修工,郭云鹏就琢磨了一晚上,反复看系统文字说明,由于是英文,郭云鹏有的能看懂,有的看不懂,最终凭着自己的聪明和经验,让机器动了起来。 爱一行就要钻一行 有一次,在一家书店看到一本关于计算机的书,郭云鹏非常喜欢,但一看价钱,80元,太贵了。当时郭云鹏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不到200元,他就每天下了班去书店看书。“也挺不好意思的,但是确实太贵了。” 1995年,计算机还是很稀缺的,为了学习编程,郭云鹏拿出一年的工资2000元,跑到北京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学习编程。 2007年,郭云鹏代表公司参加了张家口市职工技能大赛,当时比赛要求,采用宏程序进行编程,加15分,所有参赛人员中就郭云鹏一人使用了宏程序,最终取得了数控元车工种第一名。 2009年10月,郭云鹏再次代表公司参加了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数控车工决赛,一举获得数控车工工种金牌。 为了更好地发挥郭云鹏的技术业务骨干作用,公司把郭云鹏调入工艺研究所做技术研究工作。郭云鹏说,现在从事他这个岗位的人多数都是大学生,虽然自己在实践方面比他们有经验,但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比较匮乏。“以后继续努力钻研,争取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希望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 “我现在从事技术工作,收入也就是一般一线工人工资的平均数,我从心底里愿意一线车间工人的工资比技术人员高,因为他们真的很辛苦。”提到现在工人的社会地位问题,郭云鹏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工人,觉得当工人没出息。“说到底,还是工人的社会地位不高。”“这几年国家也做了很大努力,比如搞一些技术比赛,让工人代表参加社会活动,逐渐改变大家对工人的认识。”郭云鹏认为,在鼓励工人的积极性时,不能只是单纯地奖励某一个人,这样辐射面会比较小,如果说两千人中奖励两三个人,别人就会觉得很遥远,也就很难有学习榜样的积极性。如果两三千人中奖励200多人,这样的大幅面奖励,就会激发很多人学习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因为工人会觉得这样的鼓励离自己很近。“要鼓励大部分人学技术,认认真真干活,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过这样的培养,我相信能改变社会对工人的看法,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但这确实需要时间。”(特派记者张清华文/图 ) |
关键词:全国两会,工人,社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