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压力倒逼 河北经济去“重”升级系列报道②

来源: 燕赵都市报 作者: 2013-09-26 11:04:2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9月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下发《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省钢铁产能削减6000万吨。这6000万吨即将被压减的钢铁产能,对河北而言意味着什么,又将为河北带来什么?

  环境无法承载之重

  压减6000万吨,是一个什么概念?今年两会期间,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接受采访时表示,河北约有2亿多吨的钢铁产能。6000万吨,相当于这个数字的约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我省要在不增加一吨钢铁产量的前提下,砍掉至少20%的产能。也相当于200万吨中等规模的钢铁厂,关闭30座。

  对此,我省一位业内人士说:“虽然我们近年来一直削减产能,但是迫于环保和雾霾天气的压力,这次应该是近年来最严厉的一次。”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这对于环境改善有着重大意义。

  钢铁产业是我省支柱产业,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能耗支撑。公开数据显示,河北省钢铁产业每年综合能耗和电耗均占全省能耗总量的1/3。目前全省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6.6%出自钢铁产业。烟粉尘排放量中,来自钢铁的占比更是高达四成。

  但同时,钢铁行业利润率的缩减,造成企业普遍缺乏环保动力。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宋继军提供的材料显示,虽然3年来,我省粗钢产量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增长,但同期利润率却在大幅下滑,其中,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利润下滑幅度超过40%。

  行业利润率的下滑促使企业缺乏环保积极性。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今年3月份曾通报,我省60%的钢铁企业运行存在环保问题,70%的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80%的生产废水违规排放。

  石家庄市某钢厂负责人表示,对于环保,大部分企业是能拖就拖。一个300万吨规模的钢铁企业,如果环保投入到位,需要5亿元以上的资金,“这笔钱是足够让企业肉痛的。”

  隐性产能之伤

  6000万吨目标一出,引起业界一片关注。有人担心,钢铁产能作为我省的支柱产业,这是否会影响到行业的效益乃至全省的经济总量?对于这一担心,一位不愿具名的我省冶金行业管理官员表示,我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会避免这种情况,在削减产能的同时,追求有质量的钢铁产业发展。

  “我们要的是有健康、无污染、有质量、有效益的钢铁产能。”他表示。

  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实现这一路径?对于要压减的6000万,我们要“压什么”,“怎么压”?

  对于这一问题,一位长期接触市场的石家庄业内人士说,淘汰的6000万吨钢铁产能中,压缩隐性产能应是其重中之重。“钢铁产能分两块,一部分是显性的,一部分是隐性的,这在河北乃至全国都存在。我认为,这次削减产能最好的结果是,让隐性的全部停产,不但能达到环保目的,而且能还钢铁业一个正常的市场秩序,提高钢铁业利润。”

  他解释说,所谓显性钢铁产能,是指建设时经过审批、在管理部门备案的钢铁企业。而隐性产能,是指建设时没有经过审批、投产后属于“黑户”性质的这类钢铁企业。

  据这位人士介绍,这种隐性产能对空气环境、矿产资源和钢铁市场秩序都破坏极大。“这种企业往往只有几个小高炉,没有环保设施,只为赚钱,市场好的时候就生产,市场不好就停了,根本无法纳入管理。它们不光污染环境,而且对资源是无节制的破坏。再加上这种企业是开开停停的间歇性作业,对市场扰乱非常大。市场价格好的时候,它们这些产能蹭地一下就上来了,导致正规企业也赚不到钱。市场不好的时候,它们就停了,没有任何成本。”

  他说,由于常年浸淫在市场中,对这种隐性产能的破坏力深有感触。抛开对环境的破坏不说,对整个钢铁行业的效益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害。“我是搞原材料供应的,可以这么说,本来钢铁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就有非常大的缺口,原材料供应最多满足60%-70%的产能需求,但是这些隐性产能还在争抢原材料,使原材料价格升高,蚕食整体行业的利润。而且,现在国外矿石厂家一直在操控国内钢铁市场行情,本来就把钢铁企业的利润掏空得差不多了,但是在市场稍有好转、企业可以恢复一点元气的时候,隐性产能就会爆发一下,让我们哭的心都有了。单看钢材价格,我们应该是赚钱的,但是隐性产能的爆发会抬高原材料的价格,到头来我们还是赚不到什么钱。”

  他表示,“在目前全省两亿多的钢铁产能中,我个人保守估计,这种隐性产能占20%-30%。如果能借这次削减产能的机会,把这些隐性产能都逐出市场,那么对钢铁行业不但不是坏事,而且绝对是一个福音。”

  由于隐性产能无法纳入统计,所以这部分产能到底有多大在现有条件下无法把握。所以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管理部门应借此次削减钢铁产能之机,完成一次对我省钢铁产能具体情况的详细摸排,做到细分化统计,将在产的、未生产的,环保达标、未达标的,显性产能、隐性产能,如此种种都纳入详细统计,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据了解,《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正在批复过程中,其中对于如何压缩钢铁产能有更明确的据了解,主体思路是通过强制淘汰、优化布局、联合重组和置换调整等方式,压减钢铁产能。

  走出“越压越多”怪圈

  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提到,希望这次削减钢铁产能,能够走出近几年钢铁产能“越压越多”的怪圈。

  据了解,近几年,我省在钢铁业淘汰落后、企业整合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公开数据显示,5年来,我省共淘汰炼铁、炼钢产能8000万吨以上。然而这似乎仍然无法遏制住我省钢铁产能总量的增长。2009年,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省粗钢产量约为1.35亿吨;而到了2012年这项数据增加到1.80亿吨。按照此数据,3年间,我省钢铁产能平均增幅为8.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我省粗钢产量已经突破一亿,达到1.03亿吨。然而利润却大幅下降,上半年实现利润33.1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69%。“有市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生产。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止住污染重、效益低、质量低的那部分钢铁产能,保留住那些在环保、效益方面具备‘正能量’的钢铁产能。”上述政府官员说。

  对于这一点,宋继军认为,用环保压力倒逼是一个好办法。“现在一些小企业就是市场好了就生产,市场不好就停了。以前没什么好办法管理这种企业,现在有了环保倒逼这个方法,只要通过详尽的摸排掌握住这些小企业的情况,再严格执行环保制度,应该能控制住。”宋继军表示。

  据了解,环保倒逼的力量不可小觑。据我省某钢铁企业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由于地处市区,该企业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投入环保成本约为100元/吨,属于投入力度较大的企业。而环保方面做的不好的企业,环保成本仅为20—50元,甚至更低。如果使用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那么这些小企业将自动退出市场。“其实,单纯地说淘汰落后,已经不能完全控制总量的增长了。因为‘淘汰落后’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推倒一座旧高炉,新上一座新高炉,也算是淘汰落后,但是只是工艺上先进了,产品还是差不多,规模反而更大了,总量反而更多了。现在来看,这种思路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所以,通过环保压力的倒逼,能够催生出河北发展钢铁产业的新思路,发展附加值更高的钢铁产业,发展‘新’的钢铁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上述政府官员表示。

  宋继军则更加笃定地认为,这是河北省钢铁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机会”。“我认为,我们应该压减的是5种情况,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河北钢铁业不仅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而且能够沿着环保、健康、高效益的路径走下去。”宋继军说。这五种情况包括:第一,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应优先压减;第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硬性指标达不到的企业,比如产能在100万吨以下的小炼铁、小炼钢;第三,内部工艺设备不配套、或者规模不相匹配、易造成资源变相浪费的企业;第四,能源循环利用不够的企业;第五,连续亏损、效益低下,已成为不良资产的企业。

  呼唤科学细化压缩产能

  虽然业界普遍期待此次产能削减能够给行业带来转型契机,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理性的担忧。即此次压缩产能切不可走分摊减产的老路,而是应更加科学细化。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首先,应细致摸排我省钢铁企业的具体情况,掌握准确产能。毕竟外界对我省产能确实情况的质疑一直存在,而我们也要掌握清楚底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分摊减产数量的做法不可行。这样无异于“一刀切”,将环保手段好、效益好的企业与环保差、效益差的企业一概而论,造成“好的上不去、差的死不了”,这将有损政策制定的初衷。

  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钢铁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在当地有分摊产量的苗头。“有的企业(被要求)减产几十万吨,但是这样做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本来企业规模在100万吨以上,但是减产几十万吨,就变成百万吨以下、国家政策要求淘汰的了。同时,原有生产工艺流程可能会被破坏,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我们还是要在‘新’上下工夫,让市场取向和环保成本去淘汰‘旧’。”上述政府官员表示,“在这方面应该像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看齐,他们的钢铁产业大多数走‘功能化、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率’的路子,他们追求的是效益规模而非产量规模,现在我们省的一些钢厂已经有这个苗头了,他们有的能够研制新品种,去引领市场,有的能够适应客户提出的新要求,生产出跟以前不一样的产品。这是我们应该倡导的。有了新的,旧的自然会走。”
    他表示,除了用环保压力倒逼企业转型,还应引导企业发展新产品。“压和增同步进行,经济总量就不会受到影响。”(记者付薇 郭春虹)

关键词:河北经济,升级,环境压力

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