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干部张士英:扎根农村发挥余热
在张士英的提议下,东留善固村为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零花钱 为东留善固村梳理出“抓住集体、放开个体、多业并举、共同富裕”的思路,张士英鼓励党员干部理直气壮发展个体经济 临西县东留善固村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的家乡。前些年,不少村民怕搞个体经济给吕玉兰丢脸抹黑,村里也限制干部从事个体经营。张士英先后与上百村民谈心,组织了十几次座谈会和调研会,告诉大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是给玉兰脸上抹黑,而正是给玉兰增添光彩。他梳理出“抓住集体、放开个体、多业并举、共同富裕”的思路,鼓励党员干部理直气壮地发展个体经济。 在张士英的鼓励下,东留善固村70%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从工、经商、搞三产,还吸引了1700多外乡人来村打工。2012年,东留善固村工农业总产值4.5亿元,集体积累达到2亿多元,人均纯收入8600元,其中二、三产业收入占三分之二,上交国家税金1200万元。 2001年以前,东留善固村村民孙秀章以种棉花、卖棉花为生,一年也就收入七八千块钱,张士英了解情况后,鼓励孙秀章办一家棉花加工厂。“办棉花加工厂一下子要投40多万,我哪有那么多钱?从来不敢想自己做生意啊!张书记一次又一次地给我做思想工作,还帮我联系银行贷款,解决棉花加工的设备问题,这才有了现在的厂子。”孙秀章告诉记者,办厂第一年就把30万贷款还清了,现在一年能加工籽棉500多万斤,年利润70万元左右,家里买了新车,盖了新房,还添了新设备,这都是张书记的功劳!在东留善固村,像孙秀章这样在张士英的帮助下走出禁锢发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数。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每逢党的重要会议召开或者有重大的工作部署时,张士英都会在东留善固村村党委的组织下给村干部上党课,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会议精神和战略部署。他还带领村委会建立了吕玉兰纪念馆,让村干部时刻铭记“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 “村干部不好当,政策执行难、村民不理解时有发生,张书记一直教育我们要学会怎样对待群众,要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质疑,踏踏实实地做好党员,好干部。”吕廷祥告诉记者。
|
关键词:张士英,村干部,退休,发挥余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