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河北石家庄: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多效益共同发展

来源: 石家庄日报  岳金宏 李坤晓 韩志亮
2019-09-11 10:42:12
分享:

  清风吹拂山林,桃树漫山遍野,益母草的嫩叶夹杂其间,漫向远方。站在石家庄市行唐县上闫庄村的一处山头远眺,满目葱茏,绿色仿佛从未离开。

  若把时间的坐标往回拉,你会看到另一幅景象:荒山秃岭,草木难寻,雨水裹挟黄土,在山岭间划出道道“伤痕”……据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石家庄市水土流失面积3873.6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9.55%。

  山峦起伏依旧,青葱蔓延天际,而今面貌已然天翻地覆。巨变背后,是国家水土保持政策的全力支持。

  据石家庄市水利局水土保持与移民处处长郝军介绍,在水土保持工作上,石家庄市始终坚持以“尊重自然,注重预防,强化治理,打造绿水青山,推进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两个环境建设”的战略部署,进行大规模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并大力开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不断规范、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绿桥林业工程项目现场。

  改善环境 着力推进重点工程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9月6日,在石家庄市元氏县岭底小流域的治理现场,水土保持站工作人员王赛彬正在检查刚刚建好的蓄水池蓄水情况。山坡上一条条梯田里,100多亩核桃、石榴等经济林作物已经成熟,虽然还没到盛果期,但已有红红的石榴、绿绿的核桃挂在树间,不禁让人憧憬起丰收的景象。

  “以前这个山上种啥都不好活,根本原因是没有水。原来种核桃树都是靠天吃饭,今年要不是水保工程给建的大口井,往山上铺设的管道,这几百亩的核桃至少减产30%。”元氏县前仙乡南马村党支部书记牛建明说。

  在元氏县西岭底村山岭上,核桃树布满层层梯田。这些成熟的核桃树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曳着颗颗硕果,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过去这片山光秃秃的,实施水土保持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后,这片山才变了样,种上了核桃树和樱桃树。”随着西岭底村党支部书记牛海宾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一片片核桃树与樱桃树相互呼应,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郝军介绍说,石家庄市水土保持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实现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壤涵养水分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达到发展山区经济的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整修梯田、造林种草、修建谷坊坝、护地坝等防护工程,修建水池、水窖、排水沟等小型蓄、排水工程,整治作业路等。

  近年来,石家庄市统筹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规划执行,落实政府领导、水利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统筹多部门水保职责,积极吸引和撬动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共同做好市政府批复的《石家庄市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组织实施。

  着力推进水保重点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建设力度。2019年,石家庄市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共下达省级以上资金5380万元,治理任务135.5平方公里。涉及元氏、井陉、鹿泉、矿区的7条小流域,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计划80%以上;涉及赞皇、行唐、灵寿和平山等4个贫困县,治理面积7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除灵寿外,其余3个县资金均用于水土保持项目建设。

  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规定,各地各级水利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预防和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井陉县石门村街区一景。

  多措并举 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地面没有植被覆盖等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因此,强化造林治理、水利工程建设、科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发挥预防监督职能、出台法律法规,是治理水土流失现象的有效手段。

  在石家庄市井陉县代家垴山,驱车一路上山,4个新建的蓄水池格外醒目。井陉县水保站负责人高雪青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有一个自然村,但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农户没法生活,所以整体搬迁到山下。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新建了蓄水池,筑起了600多米的石坎,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如今,这片土地不再因为雨雪等天气而流失,已经种上了果树,山坡逐步绿了起来,村民收入也在增加。

  在行唐县西寺庄小流域,山坡上1350亩杏、桃、石榴、山里红等经济林作物,让原本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整齐的梯田,与山下的口头水库遥相呼应。

  行唐县水保站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在坡面上采取鱼鳞坑加截流沟、水平沟,沟道采取谷坊坝、护地坝加引、蓄、排配套工程较好地解决了超标准降雨蓄泄问题,既防止了坡面水土流失,又防止了沟道下切、两岸拓宽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水平梯田、水平条田治理水保项目区彻底改变了地形陡、地块窄,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

  除开展水利工程外,石家庄市加强发挥预防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深化《水土保持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和水土保持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积极推进检查及查处和总结阶段的各项任务。

  “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同时进行,有效治理了石家庄市水土流失现象。”郝军说,“十三五”以来,本部门累计安排建设资金2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4.5平方公里,建成小流域65条。工程区林草植被覆盖率普遍增加30%,缓洪拦沙效益达70%,水土流失情况得到了基本控制。

  水土保持小流域项目区。

  统筹兼顾 生态经济共同发展

  戴上草帽、换好工作服、拿起手边的工具……石家庄市行唐县绿桥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园区里,工人张吉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是这附近的村民,家里原来有荒坡地50多亩,后来我把这些地都流转到了园区,现在每年都能从园区领到土地流转金,每月在园区打工还能挣2000元左右,比以前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多年前,张吉平脚下的这座山还是一座荒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2014年,行唐县积极落实水土保持政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投入到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

  “这座山的土质松软沙地居多,十分适合种植果树,但同时这座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不能确保果树茁壮生长。”行唐县绿桥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严新海说,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行唐县水保部门帮了大忙,他们出资400多万元在山上修建梯田,这样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改善了种植环境。

  通过水保部门与绿桥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不懈努力,如今荒山变青,成了“金”山。目前该公司园区种植桃树3万余株,核桃树、杏树等2万余株,种植以益母草为主的药材2000余亩。周围的村子也成功受益,该公司承包了上闫庄小流域上闫庄村、北董庄村300余户荒山2000余亩,每亩地的流转价格为1200元,此外上闫庄村、北董庄村等村民也来到该公司打工,增加自身收入。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石家庄市统筹兼顾,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

  行唐县水保部门在原有枣树田埂上设计六棱砖护坡,在六棱砖网眼内种植油菜。油菜开花在春季,花开季节山上各种花草、枣树尚未萌芽,金黄的油菜花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枣树开花时,油菜收割,山上种植的油菜不用施肥,不用喷洒农药,产出的菜籽油纯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极高,可就地销售,还远销北京、上海等超市。油菜根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可以为枣树直接补偿氮肥,油菜既能起到保水固土的作用,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随着林草覆盖率的增加,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保护了村庄、道路、农田等设施的安全,延长了水库的使用寿命;随着林果业的发展,流域内村民有了自己的产业;项目区内村民安居乐业,农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保护省会石家庄建立起生态绿色屏障。

关键词:石家庄,水土责任编辑:高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