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振发 李艳红 刘雅静
1月7日,2020年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活动暨“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主题采访,在张家口市康保县启动。之后,来自全国26家媒体的100多名记者顶风冒雪,分3路在康保、张北、蔚县脱贫攻坚一线展开集中采访,采撷接着地气、冒着热气的故事,呈现出塞北大地决战脱贫攻坚的火热场景。
“老百姓的笑容背后,是脱贫攻坚的一份份扎实的‘成绩单’”
数九寒天,滴水成冰。1月7日,康保县气温已达零下20摄氏度。
“您以前的日子怎样?现在的收入靠什么?”1月7日中午,在康保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申明星的新家,光明日报记者李慧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以前的日子和现在可没法比。”在申明星这套75平方米的房子里,冰箱、空调、液晶彩电、布艺沙发一应俱全。“现在不光住得好,政府还给我们找了保洁员的工作,一个月光这一项我们两口子就能挣1700多块哩。”
记者们还特意去到申明星家搬迁前的后高家沟村,看了看申家的老屋。老屋断壁颓垣,新家宽敞明亮——一对比,申明星家的居住条件,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我们用8个月时间建设完成了95幢移民安置楼房,还进行了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8.8万人降至1468人,16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康保县委书记刘雪松介绍。
“老百姓的笑容背后,是脱贫攻坚的一份份扎实的‘成绩单’。”人民日报记者王浩表示,脱贫攻坚战,一线故事多,他将扎实沉到一线,去记录这些精彩,通过自己的报道传递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只有沉下去,好故事才能浮上来。”
张北县公会镇落花营村原本是坝上地区的深度贫困村,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2019年,驻村工作组做了大量激发村民脱贫内生动力的工作,包括在村里开设了“扶贫爱心超市”,用一张小小的积分卡来激励村民。
1月7日下午,一路记者沿着乡村路,来到如今已成为脱贫先进村的落花营。一下车,记者们的“长枪短炮”便对准了“扶贫爱心超市”货架上的各种货品。
新华社摄影部记者李贺端起相机冲在最前面,“我要用最真实最鲜活的画面,反映出乡亲们脱贫后的幸福感。”
帮助邻里做好事的10分,主动维护公共设施花草树木的10分,主动参与护林防火、抢险救灾活动的20分……村民可以凭借积分到“扶贫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牙膏牙刷5分,洗脸盆10分,床上用品50分……通过做好事挣积分兑换小商品,调动群众建设新村的积极性,这招儿实在妙。”央广网记者张佳琪一边采访,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很快,央广网便发出了《扶贫爱心超市激活脱贫攻坚精气神》一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只有沉下去,好故事才能浮上来。”一路采访下来,抓到多条“活鱼”的张佳琪兴奋地说。
“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党的政策实在好,强农兴业思路新;干部群众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
1月7日晚,蔚县南留庄镇曹疃村的老戏台灯火通明,铿锵有力的唱词声声入耳。
台上,取材于曹疃村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真实经历的秧歌戏,“演员们”唱得欢实;台下,前来采访的记者举起相机,闪光灯频频闪亮。
“曹疃村剧团共43人,其中贫困人口23人,2019年在蔚县农村巡演61场,剧团成员年人均收入可达3000元。”驻村工作队员刘向东的介绍引起记者的兴趣。
“没想到一个贫困山村依托非遗,不仅改变了村民的传统观念和精神面貌,还帮助贫困人口脱了贫。”中国旅游报记者金启宁说。
央视新闻记者杨毅则感慨万千:“一路走一路看,颠覆了我对河北农村的印象,特别是村民的精神状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