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北京、天津“鱼渔兼授、智志双扶”,助力河北承德脱贫攻坚战实现圆满收官。5年来,京津先后向承德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0.59亿元,谋划实施对口帮扶扶贫项目577个,20多万贫困群众从中直接受益。在京津大力支持下,承德6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已全部摘帽,936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涓涓滦河水,浓浓三地情。针对承德“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定位,京津积极推进生态扶贫工作,采取“扶贫+水源涵养”“扶贫+生态管护”“扶贫+人居改善”等举措,促进当地经济“生态优先、绿色崛起”,收到了“为京津冀涵水源、为县域增资源、为贫困添财源”效果,实现了脱贫攻坚与水源涵养、生态环保、人居环境治理共赢。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按照“突出支持产业发展,突出带动群众增收,突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京津不断投入资金、增上产业项目,因地制宜为当地培育特色产业。天津食品集团援建围场实施了“津承百万只优质肉羊项目”,并以该项目为引领,着力提升承德肉羊标准化生产水平,打造“围场肉羊”品牌。在京津大力支持下,承德共引进京津企业82家参与产业扶贫合作,实际投资额达24.06亿元,直接带动2.45万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发展产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想彻底拔除‘穷根’,就要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领队,承德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春武说。
杨嘉林的家庭是承德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本对大学不敢奢望的他,2018年幸运地成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杨嘉林不仅享受到了“三免一助”政策,毕业后学校还为他联系了工作单位。
该学院由承德和天津共同投资建设。“在教育品牌、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专业设置等方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都给予了我们极大帮助。”学院党委书记卜立新说,学院现在面向全国招生,设置专业23个,在校生达到4061人。
一手“扶智”兴教育,另一手“扶志”促就业。京津积极深化京津承劳务协作,搭建高质量、全方位的劳务协作对接平台。截至目前,京津已累计帮助承德有针对性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462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88万名,累计帮助4.33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几年来,承德还通过开发生态护林员、防火员、河道巡查员等一批公益岗位,帮助3.7万余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软糯可口的围场土豆、圆鼓鼓的平泉“开花”香菇、颗颗饱满红润的隆化草莓……近年来,承德借助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多措并举开展消费扶贫工作,让越来越多极具承德区域特色的绿色有机农副产品走出承德。
2019年以来,承德先后举办“承德山水”进北京、进天津等7场大型推介活动,推动承德扶贫产品进入京津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商超等,签订各类消费扶贫协议51个、总金额14.2亿元。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分别达到587个、66个、85个,认定带贫企业和经济组织899家,认定扶贫产品528个,全市扶贫产品销售额达38.9亿元,其中京津市场销售额12.37亿元,初步实现了京津承扶贫产品市场一体化,承德农副产品已成为京津“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果盘子”的供应基地。(河北日报记者 尉迟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