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用心守墓:行唐县高家两代三十年的坚守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18 19:4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8月1日讯 综合报道:2000年1月,对于行唐县九口子乡上南庄村的高树峰来讲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父亲高付奎去世,他从父亲手里接过了看守烈士陵园的重任。

  位于上南庄村的烈士陵园安葬着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103名革命烈士。这座烈士陵园建于1945年5月;1980年当地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大修,高树峰的父亲高付奎开始看护烈士陵园。

  “这里埋的好多人都是我父亲的战友,父亲与他们有感情,早年经常过来看,‘文革’被错划为‘四类分子’就不能来了,后来摘了‘帽’平反,当时坟墓、树木都破坏得不成样子了,他就常来陵园培土、浇树、清理道路。”高树峰回忆说。

  村民张建林当时在村里任会计。他说,高付奎老人主动每天来清扫,守护,开始一分报酬也没有。到1981年,村里商量,给他每年记一点工分。再后来,县民政每月给一些补贴。

  于是,高付奎老人在陵园旁的山坡上搭了两间小屋,搬到了这里。在这里一住就是二十年。

  2000年高付奎临终前,托付大儿子高树峰说:“不能只靠着清明节学生们来扫墓时为这些烈士填坟,你要继承我的工作,继续看护好陵园。”

  于是,62岁的高树峰也从山下村里的家中搬到父亲的小屋,也像父亲一样每天清扫、浇水,赶走偷吃花木的牲口。

  高树峰说:“我小的时候,这些战士们经常陪我玩,虽然记不全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外号我都记得。像经常提溜我玩儿、饭量特大、总也吃不饱的机枪手,'大个子','小个子',司号员……对我都很好。”

  高树峰还说,那时这些战士还经常教唱抗日军歌,“现在我还能唱上七八首呢,每次清明学生们来,我都给他们唱。”

  高树峰守墓的工作是,从山梁最底部到陵园最高处,要攀爬数百个台阶,每天都要上上下下好几趟,清扫道路、给坟茔培土、给树浇水……还要防备溜进来破坏树木的牲口。

  此外,烈士陵园也被作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一些节日总会来一些学生和游客在这里接受教育,这时候高树峰总会不厌其烦地讲解烈士陵园的故事。这时,他不光是一个守墓人,还是一位讲解员。

  后来在看护烈士陵园的过程中,高树峰的腿脚被摔伤过一次,左腿不能打弯,拄着拐杖,很不方便,原来20分钟就能从陵园转一圈,现在得一个多小时了,但是高树峰还是在坚持。

  “30多年,他至今光棍一人,只为把这个陵园给看好,主要的还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吧。”村支书张建林说,虽然村民们来陵园不多,但对高氏父子都很敬佩。

  2009年,县里再次修整陵园,不仅扩大了规模,还给高树峰盖起了三间宽大舒适的屋子,老窑洞成了他家的菜窖。屋外,那些由父子俩共同栽植和守护着的上千棵松柏,如今也早已是绿树成荫了。

  高树峰说: “只要俺能活一天,俺就在这儿守护一天。”

关键词:守墓,高树峰,行唐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赵晓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