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决定开展向塞罕坝林场先进群体学习活动
本报驻承德记者陈宝云文/图 从卫星图上看,一弯深深的碧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漠南缘。这一弯绿色,就是塞罕坝。塞罕坝系蒙汉混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由于清末对塞罕坝进行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之后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塞外荒原。 1962年,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在这里扎下了恢复森林、重涂一片绿的梦想。几代塞罕坝人经过努力,造出了112万亩世界最大的人工林。 对于创造这一奇迹的塞罕坝造林人,本报曾大篇幅进行报道。2007年,塞罕坝造林人获选“感动河北”人物群体。近日,省委作出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向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 青春无悔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和浑善达克沙地的最前沿。 1961年10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一行,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在人迹罕至的塞罕坝苦苦搜寻着森林生存的痕迹。在北曼甸上,他们见到了一棵迎风而立的落叶松,孤独的松树成了高寒坝上可以造林的科学见证。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将荒原变绿洲的使命召唤,让来自全国的热血青年向飞沙走石的塞罕坝进发。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第一代塞罕坝人,迎着凛冽寒风,在皑皑白雪的荒原种下了一棵棵希望之树。塞罕坝上便有了一种精神在这里扎下了根。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纪念馆中,记者见到了一间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的小房子。纪念馆的讲解员告诉记者,这种房子叫“地窨子”,是建场初期,创业者在室外作业时的主要居所。今年已经77岁高龄的袁国瑞老人告诉记者,由于当时造林任务重,交通不便,职工们都是就近搭棚住。“一进屋就是大通铺,最多住20人。有时候,下大雪,门口都被封上了。” 今年74岁的赵振宇老人说,他们用青春年华,换取百万林海,很值! 寂寞守望 3月11日,尽管许多地区已迎来春天,但塞罕坝依旧是白雪皑皑、冷风刺骨。此时的塞罕坝,一片寂静,除了整齐排列的树木,还有默默坚守在各个角落的护林人。 陡林子望火楼建修建在海拔1900米的山顶,59岁的瞭望员夏唤新夫妇就坚守在这里。看到记者来采访,夏唤新的妻子王坤霞笑着说,“好久没见到过这么多人了。” 走进望火楼,记者发现,一楼为生活区,大约有10多平方米的面积,里面放着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视。二楼为瞭望台。王坤霞告诉记者,他们两口子已经在这座望火楼工作10年了。 记者在望火楼里看到了三个装满雪的水桶。“雪水是用来洗衣服的,如果大雪封山,有时也喝雪水。”王坤霞说,塞罕坝林场共有9座望火楼,其中大部分都有夫妻驻守。“两个人能有多少话说,话说完了,只能大眼瞪小眼。”王坤霞说,他们下山的时间是6月15日,届时夫妻二人连续在望火楼里生活将达9个月。 尽管望火楼的生活寂寞而艰辛,但一代代塞罕坝造林人依旧无怨无悔地坚守着。 梦无止境 如今塞罕坝已造林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是目前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每年的七八月,是塞罕坝的旅游旺季,京、津、冀等地的自驾游车队会纷至沓来。2013年,塞罕坝旅游接待人次突破50万。 在许多人眼里,塞罕坝的树木已经成海,到了可以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坐等如织的游人,尽收滚滚财源的时候了。但只要你走近造林人,就会发现,造林的梦想永无止境。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田军告诉记者,资源培育和管护仍是林场头等任务。“我们自筹资金1800万元,正在开展攻坚造林。”田军表示,经过几代塞罕坝造林人的努力,目前,林场适合造林的区域已经完成了造林计划,为了让塞罕坝绿色更浓,林场开始向一些土层极为瘠薄的山地攻坚。“土层只有10厘米,下面就是石头,为了保证成活率,我们要把土运上去。这样造林的成本每亩地达到了一千三四百元,而国家投资只有300元。”田军说,为了种更多树,林场通过开源节流,压缩各种开支的方法,自筹造林资金。“我们打算把这些硬骨头啃下来,每年增加森林覆盖率一个百分点,也就是每年攻坚一万亩。” 据介绍,塞罕坝林场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附加值,周边群众每年上山采摘蘑菇、野菜、药材,到林场打零工等各项收入就达到上千万元。 辉煌已成历史,造林永无止境。新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将踏着前辈的足迹,继续造林梦。 绿色数字在140万亩的面积上,造出112万亩世界最大的人工林。以只占河北2%的林地面积,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积。植出的树排成行可绕地球赤道12圈。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增加到目前的80%,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 |
关键词:塞罕坝,先进,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