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弘扬“塞罕坝”精神 构筑当代中国的精神高地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1 08:3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个几代人历经52载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建成的林场;一个平均海拔1500米,资源价值超过153亿元的人工林;一个在年均气温-1.4℃,最低气温超过-43℃的高寒区内筑起的绿色屏障。“塞罕坝”三代人用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谱就了一曲史无前例、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华章。

  他们是当代的“焦裕禄”。他们“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在年均积雪7个月的高寒塞北,在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极端艰苦的恶劣环境下,以苦为荣、甘于寂寞、执着坚守;他们“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心里装着创业,惟独没有自己。正是他们用青春、梦想、甚至生命,才换来了茫茫高原上无言矗立的“千棵松”“万棵树”。

  他们的创业无异于“愚公移山”。冬天的“塞罕坝”,白毛风一刮就是几个月。没膝深的雪窝子,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白茬羊皮袄穿在身上经常被冻透。屋内,炕上铺的只有一层莜麦秸子,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这是“塞罕坝”人的生活写照。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塞罕坝”人硬生生在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找到了森林生存的痕迹。更历经52载,用三代人的努力,建起了112万亩人工林,培育了全河北10%的森林蓄积。百姓把他们叫做“愚公”,我们当然能把他们亲切的称为“愚公”,他们“移山”的功绩可歌可泣。

  他们是“一群人”更是一种“精神”。创业的三代人,坚定着一种信仰;追梦的三代人,迸发着一种精神。“塞罕坝”人凝聚着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闪耀着使命至上、甘于奉献、善做善成的夺目光辉,彰显着科学求实、争创一流、敢破敢立的拼搏意识。他们早已不单单是“一群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事件”,他们已然化身为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塞罕坝”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追梦不止,是模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善做善成、敢破敢立”的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需要“塞罕坝”精神,深化改革更需要“塞罕坝”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构筑起当代中国新的精神高地,谱写中华文明新的华美篇章。(张嘉林)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绿色屏障,深化改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刘延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