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频道 > 全景河北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河北精彩】雄安新区篇:蓝绿交织 雄安启航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孙文宾
2019-09-29 10:23:03
分享: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河北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雄安新区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责任,努力创造“雄安质量”,在打造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战略定力、历史耐心

  高标准高质量规划雄安

  今年8月19日,在雄安新区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介绍,两年多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举全省之力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借鉴国际经验,汇聚全球智慧,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精心组织规划编制。

  目前,雄安新区规划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1+4+26”规划体系基本形成。“1”即雄安新区规划纲要,“4”即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6”即10个重点专项规划和16个一般专项规划。

  6月1日至30日,《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建议。至此,雄安新区最核心区域的面纱已向世人揭开。

  起步区是雄安未来的主城区,也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重点示范区,承担着创造雄安质量、培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的历史使命,规划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启动区为起步区中的一部分,是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新区雏形展现的重任,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

  顺应自然、随形就势,构建由“秀林、绿谷、淀湾”组成的生态空间骨架,形成“一带一环六社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这是未来雄安启动区的雏形。

  深化“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结构,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这是未来雄安起步区的模样。

  精心推进,力求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让新区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完美呈现。

  目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后印发实施。容西、寨里、雄东、昝岗等组团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加紧深化。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也在扎实开展。新区在2018年完成了全域33个乡镇、637个村的专题调研,形成“一镇一村一册”的成果,初步确定了22个特色小城镇的开发边界和规模,谋划了100个美丽乡村的点位和规模。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从规划建设伊始,这项工作就渐次展开。

  9月20日上午,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正式开工。目前,共有55所新区学校与京津冀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

  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京津冀对口帮扶三县15家县直医疗卫生机构、33家乡镇卫生院。

  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登记进驻雄安新区的企业达3190家。在首批进驻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业中有90%来自北京。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好雄安新区蓝绿底色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理念。

  走进“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郁郁葱葱的枝干遮住了骄阳,鸟儿不时在林中穿梭啾鸣。

  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生态事业部负责人董增巨告诉记者,自2017年11月13日启动千年秀林项目建设以来,已完成大清河片林(原9号地块)一区造林、10万亩苗景兼用林、2018年秋季植树造林和2019年春季植树造林项目,新造林17万亩,选用树种近200个、栽植苗木1200多万株。

  根据规划,未来,雄安新区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其中,“蓝”指的是水面,“绿”是指森林。

  蓝绿交织,是雄安新区的底色。雄安新区设立伊始,便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成了雄安的头等大事。

  8月14日,在安新县赵北口镇赵庄子村,村主任赵大其告诉记者,通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再处理,“不让一滴污水入淀”,他们村已经做到了。

  对于白洋淀来说,最大的污染源来自岸上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垃圾。今年年初,雄安新区以白洋淀78个淀中、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先行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农村村容村貌改善。

  “村里常住户有442户,大部分住户都已接入管网。”河北雄安北排水环境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岳华介绍,雄安北排治理的28个村已率先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污水不再直排进淀。

  2019年是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年。包含78个村环境一体化治理在内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6大类47个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目前,新区三县557个村中,有512个已经实现了垃圾清理和处置一体化管理,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新区606个有水纳污坑塘也全部完成治理。

  据了解,新区设立以来已为白洋淀7次补水,总补水量约为2.7亿立方米。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介绍,经过治理,流入白洋淀的三条河流都摘掉了劣五类水质的“帽子”。按照新区工作要求,今年年底前,白洋淀水质全面达到Ⅳ类标准。

  塔吊林立、热火朝天

  雄安大规模建设序幕拉开

  8月18日,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建设推进会在雄安新区召开,对京雄高速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进行动员。这标志着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开工建设和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杨荣博介绍,京雄高速河北段计划明年年底主体完工,2021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9月6日,在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干劲十足,建设场面热火朝天。

  自去年12月1日开工建设以来,在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的建设工地上,京雄城际雄安站每天都有数千名建设者在加紧施工。

  雄安站投用后,将极大缩短京津冀城市间时空距离,提高雄安新区的通达性和辐射能力。届时,20分钟抵达大兴国际机场,半小时抵达北京、天津,1小时可到石家庄,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

  千年大计,基建先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拒马河防洪治理工程、白洋淀引黄大树刘庄泵站工程、容西混凝土搅拌站等基建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南拒马河防洪治理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李青山表示,自6月1日开工以来,新区和施工企业严格防洪标准,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在2020年底完工。

  白洋淀引黄泵站是雄安新区设立后的首个永久性水利工程。目前,工程的任文干渠、清污闸及泵房进、出水池部分已经全部完工。

  截至9月1日,容西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总体进度完成63%,涵盖混凝土搅拌站、水泥稳定土搅拌站、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和厂前区等。

  2019年是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区全面建设之年。

  这些,仅仅是雄安大建设的序幕。

  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玉鑫向记者介绍,雄安新区在今年要推进实施69个重点建设项目,分为五大类:雄安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新区全区范围的主次干道和重要市政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和治水治污、水利防洪等生态环境及安全设施建设;新区城镇地区的地下空间、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未来已来,雄安启航。

  数读雄安新区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承接功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规模建设已拉开序幕。

  今年,雄安新区谋划实施的69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初步概算将近3000亿元。目前,已开工20个,剩余项目正紧锣密鼓谋划推进,按程序逐项倒排时间节点,加快编制可研报告、规划设计方案,并联办理相关手续,全力加快推进实施步伐。

  雄安新区还先后承接了省级下放的195项行政许可事项,移交保定市托管的276项行政许可事项。目前,已实现314项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95%审批事项实现“雄安事、雄安办”。

  雄安新区在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方面,已经迈出坚定步伐,先后有20余家央企、40余家金融机构、100余家知名企业落户新区。截至9月1日,登记进驻雄安新区的企业达3190家。在首批进驻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业中有90%来自北京。

  雄安新区设立100亿元专项基金治理白洋淀生态环境。2018年白洋淀进行了4次补水, 2019年计划再生态补水4亿立方米。目前,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已累计造林17万亩,栽植苗木超1200万株。2019年雄安新区将新造林20万亩,今年底,雄安新区森林面积将达到61万亩,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9%。

  借助京津优质资源,雄安新区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新区55所学校、48家县乡医疗机构与京津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北京帮扶的4所学校雄安校区正式挂牌。

关键词:河北精彩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