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女儿为了母亲坚强生存 最大愿望回学校上课
-这本书是超市促销时妈妈买给玲玲的。 -望着路边的风景,玲玲的眼神有些迷茫。 -每次透析,妈妈都要把玲玲从楼上抱下来。 -透析虽然很难受,但玲玲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玲玲的十字绣作品。 -为照顾玲玲方便,妈妈晚上就睡在沙发上。 -玲玲的梦想是再上一堂语文课。 出镜人物 瘫痪9年的少女段雪玲和她的妈妈郑保军 采访动机 17岁的段雪玲(小名玲玲)家住省城友谊北大街某单位宿舍,8岁时因先天性脊椎裂手术失败,导致全身瘫痪,自此离开学校,那一年,她还差两个月结束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同年,父亲因病去世。9年来,母女俩相依为命。玲玲通过自学认识了好多字,她喜欢读书,她有一个梦想,就是再回到学校上一堂语文课,和同学照一张合影。 玲玲虽然已经17岁了,但她的身体似乎在8岁瘫痪那年定了格,至今只有1.3米左右的身高,声音也非常稚嫩。 玲玲家客厅门口有一张护理床,玲玲每天就躺在这张床上。护理床旁的硬板沙发上有件绿色军大衣和一只枕头,这便是57岁的妈妈郑保军晚上休息的地方。因为玲玲经常半夜发病,需要及时输氧,妈妈寸步不离。 昨天,是玲玲去和平医院透析的日子。清晨6时许,妈妈刚给玲玲穿好衣服,就急急忙忙收拾玲玲透析需要带的东西。“药带了吗?还有病历本、钱、铺盖的东西、卫生纸、毛巾、塑料袋……”玲玲如数家珍般提醒着妈妈。她说:“妈妈很累,这几年记性也不好了,自己多记一些事情,妈妈就少操点心。” 7时许,妈妈先将轮椅从二楼搬下去,返回来将玲玲从屋里抱到楼下轮椅上,然后再回家拿透析用的物品。“孩子身上插着两根管,一根是透析管,一根是膀胱造肉管,怕碰,所以,再累我也不能背着,只能像抱婴儿似的抱着。”说着话,妈妈推着玲玲往医院走去。 步行大约40分钟,母女两人抵达医院。 “透析很受罪,每次玲玲都会呕吐、心率加快、血压降低。所以我不敢离开。”妈妈说,她39岁时生下的玲玲,8岁时查出患先天性脊椎裂,手术失败后导致全身瘫痪,后来又患上尿毒症。郑保军只身带着女儿到北京、济南等各大医院求医,虽然医治无果但她从未放弃过。至今,郑保军每天钻研医书,几乎成了半个医生。 每周三次透析,每次500元的花费,让靠低保维生和老父亲贴补的郑保军负债累累。但这位坚强的妈妈说:“玲玲特别懂事儿,她身体不好但特别坚强,她是我的支撑和骄傲。只要玲玲活一天,就要让她快快乐乐的。” 昨日13时,透析结束,玲玲很疲倦,但微笑依然挂在脸上。对于她的坚强,妈妈给的奖励是她爱吃的鸡块儿。“透析难受,实在受不了了中途停一停再继续,我必须得配合,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活下来,不会扔下妈妈一个人。”玲玲乐观地说。 玲玲特别喜欢语文课,但她很清楚到学校上课只能是个梦想。她喜欢看魔幻、历史类小说,因为没有多余的钱买书,七本《哈里波特》被她翻了很多遍。前不久,超市促销时妈妈给她买了本《汉武大帝》。 “小学同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同学邀我到校与他们拍毕业合影,可因为住院我错过了。”玲玲说,这件事儿对她来说是个遗憾,如果有一天能够再上一堂语文课、和同学们合一次影,她就知足了。(文/记者张宁宁实习生余筱 图/记者李青)
|
关键词:瘫痪,尿毒症,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