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上吹来“河北风” 冀产影视片热播引发关注
今(12月10日)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28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聂荣臻》,将亮相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据统计,2011年以来,河北省共有11部371集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八套播出,在中国荧屏上刮起了一股“河北风”,形成了影视界的“河北现象”。《聂荣臻》的播出,将冀产影视剧的热播势头再度加热,引发了省内外学者和观众的广泛关注。 “河北现象”的形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有厚重的河北文化作为支撑,而艺术工作者则将河北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今年夏天,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故事便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燕赵大地上,该片票房超过千万元,成为近年来最卖座的主旋律影片;少年英雄“王二小”为河北特产,动画电影《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的上映,掀起了一股小英雄旋风;《承德好人》改编自“善行河北”活动中涌现出的河北山村小学教师张国富的真实事迹;抗日战争时期燕赵大地的故事汇成了《我的故乡晋察冀》,最近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打狗棍》则被称为是一部承德近现代的民俗史。 针对这股影视界的“河北现象”,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专门撰写了《“河北现象”的宝贵启示》一文,文章表示,这些影视剧的题材资源是河北独有,是燕赵优势,现在被发掘出来,塑造出节振国、李狄三、范党育、耿三七、代云、赵沧海、燕青山、戴天理、马九斤等一批个性鲜明、内涵深刻的人物形象,为中国影视艺术画廊增光添彩。 省内文艺界专家表示,“河北现象”的蔚然成风,说明了文艺精品创作要根植沃土,善于用好河北独有的文化元素,着力表现河北人民的生动实践,体现燕赵文化的精神气质。作品的好坏,生产者和创造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上,河北省培养了陈力、郭靖宇这样的本土优秀人才,在制作《闯天下》的时候,还聘请了吴子牛这样的一流导演执导该剧。仲呈祥说,人才问题是影视艺术成败的关键问题。而河北省对影视人才任用的“不拘一格”,成为优秀作品源源不断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奖励办法》,加大对精品创作的投入;成立了“河北省文化艺术指导工作委员会”,有效引导精品创作生产;搭建了影视艺术精品创作生产社会融资平台,对精品项目进行集中招商推介,邀请国内有实力的制作单位、文化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投资主体洽谈对接,为精品创作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节振国传奇》、《营盘镇警事》、《先遣连》、《丑角爸爸》、《我的故乡晋察冀》、《徐悲鸿》、《闯天下》、《守望》、《打狗棍》……作为一名河北观众,河北影视出品的每部作品我都看过,其健康向上的主题和弘扬的时代主旋律,让我很感动,也很亲切。”省会观众刘健对记者说,自己本身就是一名文艺工作者,深感在如今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坚持创作思想性、艺术性和谐统一而又广受赞誉的文艺作品很不易,“我觉得,河北影视的成功在于始终抓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这三点,拍一部作品就会热播一部、火一部。” |
关键词:河北风,冀产影视片,热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