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拦截群众”必须贴地而行
29日,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委市政府党员领导干部防止脱离基层和群众“五个一律”的规定》,明确要求,从现在起,官员下基层调研、督查等活动,一律不得安排打前站,不得拦截反映问题的群众,不得超过两辆随行车辆(7月30日《文汇报》) 古有草民拦轿喊冤,今有上访者哭跪官员。如今,下基层的官员越来越多,普通民众见到官员并不稀罕,在“信访不信法”的心理支配下,有的上访者见了官员如见救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诉苦喊冤,但常见的一幕是,有的上访者还没靠近官员,就被粗暴拉开,事后甚至被拘留。喊冤不成反惹祸上身,实在悲催。 如今南京市专门出台规定,明确提出“官员下基层调研、督查等活动,一律不得安排打前站,不得拦截反映问题的群众”,确实颇有勇气、颇显诚意,亦谓有的放矢。群众反映问题不得拦截,有两大好处。其一,可以纾解上访者的忧愁和冤屈。即便面见官员喊冤,还是应该回归到法治轨道,但官员的倾听以及过问,有时确能使上访者的苦境改善;其二,可以聆听到真实声音。拦截反映问题的群众,官员周边如果全是被安排好的歌德派,哪里还能发现真相? 其实,不得拦截反映问题的群众,只是常识重申。前不久,中央纪委信访室正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兼副主任张少龙表示,严禁到来访接待场所和公共场所拦截正常上访群众,“坚决纠正一切‘拦卡堵截’正常上访的错误做法。”公民上访是合法权利,上访者多是因为权利受损才不得不上访,压制只会激化矛盾,疏通才会减少怨气。碰到官员下基层,那些上访者往往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更应该尊重他们的表达权,而不是强硬地把他们驱逐开。 一般来说,官员下基层应有三个层次。一是接接地气,充充电。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到群众中去,应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二是倾听民意,为民办事。下基层,不能走过场,也不能简单察看了民情,就扬长而去,而应该倾听群众的真实心声,了解其所思所想、所求所愿,更应该真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清理作风之弊,扫除行为之垢。在基层可以检验工作得失,对查出来的问题,应积极整改。由此可见,倾听并解决上访者反映的问题,本就应该是官员下基层所应该面对的一种责任。如果下了基层,高高在上,不倾听民意,不解决问题,这样的下基层就会沦为形式。 南京出台规定,要求不得拦截反映问题的群众,契合了民意,必将受到民众欢迎。但是仍需厘清的是,如果有人拦截了反映问题的群众怎么办?如果群众反映了问题石沉大海,得不到解决怎么办?如果官员下基层走马观花,根本就不给群众多少见面的机会,群众如何反映问题? |
关键词:拦截反映,下基层,贴地而行,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