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时评]52载筑就绿色长城 每一种奇迹都让人敬畏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0 09:2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茫茫荒漠到百万人工林海。52载,河北承德塞罕坝林场三代人构筑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创造了中国北方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成为世界人工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近日河北省委作出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向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中新网3月3日)

  一弯深深的碧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地扼守在内蒙古高原黄色的浑善达克沙漠南缘,正是这条百万亩的“绿色长城”把曾经肆意的沙尘暴挡在了北京的大门外。52年,三代人,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4℃,最低气温超过-43℃的高寒区内,成功建造出森林总面积112万亩、资源价值超153亿元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奇迹——人工林按一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

  穿过52年的烟云,一群人怀揣着一个绿色的信念开始寻梦之旅。啃窝头喝雪水宿草窝,硬是在荒山野岭上让千亩树苗根植地下,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临时行为,没有利益考虑,更没有名利的诱惑,有的只是一种向大自然挑战的决心和信念,“林场没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许多人执着绿色梦想长眠在了沙丘上,这个朴素的梦想已深深根植于绿水青山上。

  总有一种坚守让人动容。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没有人叫苦,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人打退堂鼓,19岁的北京毕业生孟继芝由于迷路冻坏双腿被截肢,恶劣的环境让很多年轻人因高寒病而憾然离世,曾祥谦、李应胜、刘炳南、杨纪实……正是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用青春、梦想、甚至生命,才换来了茫茫高原上无言矗立的“千棵松”“万棵树”,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这永不言弃的执著和韧性,才有了今天华北这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守护着北京的大门。

  没有哪一种奇迹不让人敬畏。天道酬勤,三代塞罕坝人在罕见的高寒区内,以国家累计1.9亿元的投资,创造了153亿元的森林资源价值,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塞罕坝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几代人的信念、坚守、付出、探索,终于实现了把荒原变林海的伟大梦想。

  我们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就是学习他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使命至上、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面临他们的选择,但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像他们这样,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实肯干,心无旁骛、百折不挠,积极进取,那么,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梦想也都会实现。今天我们所有的回顾和解读都是为了瞻望,都是为了烛照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文/直隶巴人)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奇迹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季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