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六旬老太自编百首歌谣“唱”出新风
长城网邯郸5月16日电(记者郑风莉 通讯员李晓燕 李运强)“路面硬化宽又长,电车轿车排成行,电车轿车不显多,前面还有公交车,电三轮也赶到,一按电钮嘀嘀叫,不用咯吱呵呵笑……”谁能相信,这样生动贴切、诙谐幽默的歌谣竟出自一位目不识丁的63岁老太太之口,这位老太太叫王明芳,家住在肥乡县东刘家寨村。 王明芳。李运强 摄 说起王明芳,附近三村五里的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可是这里的“明星式人物”,拥有无数“粉丝”,虽未上过一天学,却能出口成章,编出动听的歌谣。几年来,她自编歌谣100余首,或赞美农村新生活,或宣传党的新政策,或弘扬优良传统美德,每一首都吸引附近的乡亲们争相传唱。 和大多数老年人一样,儿女成家立业后,闲暇无事的王明芳喜欢上了扭秧歌。2006年,她看到在外做生意的村民韩红卫为村里老人订购了20套秧歌表演的服装和锣、鼓、钹等伴奏乐器,心里特别感动,就思量着要表示一下“心意”。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两天后,王明芳的处女作———《他是家乡一枝花》新鲜出炉。说到这儿,她情不自禁哼唱起来:“说老年,道老年,老年娱乐有困难,韩红卫觉悟高,他为老年来撑腰,不为名,不为利,全村老少笑嘻嘻;红卫思想就是好,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高……”通俗易懂的语言,押韵顺口的唱腔,浓郁亲切的乡土气息,歌谣一登场,就受到全村老少一致欢迎,大家争相传唱,王明芳一下子成了村民们眼中的“能人”。 王明芳和家人。李晓燕 摄 首战告捷激发了王明芳强烈的创作热情,从此,她一发而不可收。8年间,王明芳先后创作各类歌谣百余首,内容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和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是用‘心’在写歌。”王明芳说,她虽然目不识丁,读不了书,看不了报,可平时喜欢看电视、听广播、逛庙会,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不仅使她能够全面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成了她的“创作基础”。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王明芳看着电视哭了整整一上午,几天后,这位农村老太太用一首《多灾多难2008》表达了自己对这场全国性灾难的哀思:“五·一二真可怕,四川汶川受惊吓,伤领导伤社员,瓦房楼房全倒下,摸不着看不见,伤心掉泪多悲惨。”不仅如此,她看到村里有些儿媳妇恶待公婆,打骂撒泼,就有针对性地编写了《孬好媳妇对比》、《老年人是每个家庭的宝贝》、《七大孝心》等弘扬社会新风、孝亲敬老的歌谣,用快板、秧歌的形式表演出来。“前有车,后有辙,黑白褂轮替穿,当初只嫌别人老,慢慢轮到你头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村里的“叼”媳妇变好,鼓励“好”媳妇更好。当她看到有些年轻人不务正业、好吃懒做时,还用心良苦编写了《说懒汉》,劝导那些人主动改正错误,创业致富。 创作的多了,王明芳对编写歌谣越来越“信手拈来”。2009年,儿子结婚,看着聪慧漂亮的儿媳妇,她即兴唱到: “李伟伟来到家,你是咱家玫瑰花,全家人浇水呵护你,你努力奋斗要发家。”几句话把全家人都逗乐了,高兴的儿媳妇抱着王明芳叫亲娘。 提起婆婆王明芳,儿媳李伟伟用“贴心妈妈”来称呼。她告诉笔者,自己是独生女,父亲早逝,刚嫁到王家不久,母亲就得了老年痴呆症,吃喝拉撒都离不了人,自己要上班,找保姆又不放心,一时间让她手足无措,这时王明芳主动把母亲从峰峰接到家里居住,全职负责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面对儿媳的感激涕零,王明芳一“唱”了之:“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妈是妈我也是妈,咱能干点啥就干点啥,为的是让孩子笑哈哈。” “王大妈的民谣,朗朗上口,扬善弃恶,既娱乐身心,又教化百姓。”村民程月说,现在,他们村民风淳朴,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亲们精神头儿十足,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好了。 如今,在王明芳的带领下,东刘家寨村的秧歌队渐成规模,已发展到30余人,很多年轻妇女也加入进来,大家利用农闲时节排练、娱乐,每逢过年过节、村里庙会或红白喜事,王明芳和她的秧歌队就会义务奉上一场自编自演的歌舞、快板,自娱自乐中也为乡亲们带来不少快乐。王明芳还让孩子们把她创作的100多首歌谣编印成册,取名《俏夕阳——明芳的快乐人生》,并录制成光盘,供大家随时观看。用王明芳自己的话说,就是“不仅要快乐自己,更要快乐大家。” |
关键词:自编,弘扬,美德,传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