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感悟“最美灵寿”把“为民”写进历史
走进河北省灵寿县委大院,看不到高楼与台阶。没有宏伟的气势,古朴和安静四处洋溢。两进六排瓦房,院落干净整洁,红瓦、白墙、绿树、石板、青砖、裂缝,四处洋溢着历史沉淀的痕迹。 简朴的容貌,一切都仿佛暂停在这里。灵寿县一度因此受到广大公众和媒体关注,成为公众视线的焦点。然而,最美的称号原因不止于此。 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地方党政的奋斗目标,有关地方科教文卫的民生发展最能反映一方政府的执政理念。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离不开一方官员为民、亲民的执政方式。一个地方的经济、民生、教育、文化、农业等各方情况发展如何,绝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地方党政部门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加上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对此,历史见证了灵寿的“最美”之处。同在灵寿县城,鳞次栉比的高楼、漂亮的学校、宽敞的广场、便利的市政设施等等都与县委大院的沧桑感形成了鲜明对比,“接地气”的县委大院被网友称为“最美县委大院”。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每年国家为灵寿县拨付的扶贫款约在百万和千万元之间,虽然财政一直紧张,但用于教育、民政、农村、交通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却不低。2013年,灵寿财政全部支出为11个亿,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约达9.6个亿,占到了83.94%,达到或超过国家的要求。事实上,灵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还有7.6万贫困人口。 态度决定行动。群众在地方政府心中有什么样的位置,官员就有什么样的群众观。立党要为公、执政还需为民。“面对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群众,谁也不可能忍心去花钱盖办公楼!”县委书记宋存汉的一席话道出了60年县委大院的“美”之所在!当前,“四风”问题盛行,与其他地方大搞形式主义,修建豪华办公大楼相比,灵寿县委的人均办公经费只有每年1000元令人深思,县委书记的不忍心让人感动。以私欲为先,行为处事就会优先考虑个人享乐,以民为本,把群众需要当做大事、急事来做,群众诉求才能得以满足。 时下,各地正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满足群众利益,把握好群众路线中群众的主体地位?对此,灵寿县为各地党委政府提出了示范性的行动榜样。学习灵寿把倾听民意,关注民心、重视民生,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把民本思想写进历史,时间也再次证明了灵寿县的美丽与魅力。(刘晓阳) |
关键词:灵寿,县委大院,群众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