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渐接近中还原“瓜农死因”
7月31日,瓜农邓正加的死因被通报:法医根据尸体检验情况及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病理组织学检验结论综合分析认为,7月17日在与临武县城管人员冲突中不幸身亡的瓜农邓正加,系外力作用诱发脑部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死亡。(昨日《新快报》)
虽然瓜农的死因已披露,但说实话,瓜农到底因何而死,反而在人们的判断中变得模糊起来:有外力的作用,有畸形血管的原因,到底哪一个是主要原因?我们能够理解的关系是,外力发生,然后畸形血管出血,然后瓜农死亡。我们可以接受的假设是,如果没有外力的发生,瓜农就不会死亡。 遗憾的是,所谓的医学描述打了一个擦边球——“系外力作用诱发脑部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死亡”,它好像在做一个客观描述,但把更多的问题留给了公众——外力与死亡的关系是什么呢?公众只是想知道,是否是秤砣打死了瓜农?要么是,要么不是。事情难道很复杂吗?可如今,在秤砣与死亡之间,多出了一个畸形血管。于是,问题变得曲折蜿蜒,瓜农到底因何而死,城管到底该负怎样的责任,也就成了一个还需追问的问题。 其实,宽容一点看,能够作出如此描述已经在接近事实。尽管疑问还在,但至少我们知道了外力的发生和存在。这就为事件的定性和调查,提供了一个事实的起点——至少,城管在死人事件面前不能装无辜了;至少,在此起事件中,城管暴力执法问题成为必须面对的议题。 面对畸形血管存在的问题,公众依此可以继续发问:这个畸形血管是否会影响到事件的性质?到底该把死亡的原因归结为外力,还是畸形血管?多大的外力才会诱发血管出血?调查者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更详尽、更直接的回答。 在真相还未完全得出时,一个阶段的结论不是盖棺定论,这个结论还需要更多的事实来证明。此时,只要公众继续发问,只要调查可以继续深入,真相就一定可以逐渐接近。而有关部门也应该明白,对公众最好的说服不是口头表态,而是以事实支撑结论,争议也才能停止在真相面前。-乾羽
|
关键词:瓜农,死因,城管,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