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单靠放假烘托不出老人节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14 10:1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恰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出台以来的首个法定“老年节”。不少网友趁势建议将重阳节定为法定假日,让子女陪陪老人,方便更好地实现“重阳敬老”的意义。

  在很多人的思维定式中,节日往往要与假日挂钩到一起,似乎不放假、不成节。结果,节日直接兑换成了半天假日,而节日本身的要义并没有在社会上铺陈延展。这种情势中,即便不观照政府对GDP增长因素的考虑,在重阳节放假,恐怕也很难烘托出金色的“老人节”。

  节日呼吁放假,根源在于国人假期短缺,于是,节日成了休假权益增量争取的最好时间端口,至于如何丰满节日内涵,则欠缺发自民间的认真考量。在目前的放假制度框架下,即便重阳节放假,最多也只是一天,能让多少人实现探望父母的愿望,值得思考。

  不是说不支持重阳节放假,而是在带薪休假制度依然停留于休闲纲要的纸面,民众没有自主选择“拼长假”的权利时,太多异地相望的家庭只能将阖家团聚的时点确定成春节和国庆长假。所以,重要的不是重阳节多放一天假,问题的关键是在增加长假供给的同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敬老之风蔚然,“老人节”才有社会观念支撑。

  多元化的社会中必然有多元的需求。最大程度满足多元需求的制度安排,就是在带薪休假制度下,将休假时段的选择权交给民众。当然,这只是支持了“孝亲敬老”主题中子女的一方面,而老人的需求,尚不止于子女常回家看看,还有更实际的物质供给需要。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中国式养老”面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紧张、养老金面临缺口及保值升值难等诸多困局,这些若不理顺,靠法定“老人节”和放假,将无力在社会层面上构建“孝亲敬老”的格局。

  当下,人多、钱紧、资源少的“中国式养老”困局,放在宏观层面看,都是社会对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在我们更多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忽视了民众休假权的增量赋予和“老有所养”的铺陈积淀。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境下,需要重新评估和平衡公平与效率问题,让“老人节”能有所依托。 -燕云飞

关键词:重阳节,老年节,放假,法定假日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