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不应成为科学家的枷锁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近日正式发布。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该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30日,这一说法引发网友质疑:诺贝尔奖是可以冲击出来的吗?(《京华时报》10月31日) 现在,一谈到中国电影,话题必定会落到奥斯卡上;而一谈到中国科学,话题则必定落在诺贝尔奖上。似乎没有这样的落点,这两个话题就找不到各自的方向了。这样的“诺奖情结”,俨然成了对中国科学、科学家乃至科研体制进行评判的标准———诺贝尔奖,变成了类似奥运一样的比赛项目。 这自然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企盼。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就是最想得到的东西。但不容易的,必有其不容易的原因所在。就目前中国科研条件及资金水平而言,显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之功可以使然。目前我们要做的,应当是一点点缩小差距,而不宜盲目攀比、“全力以赴”。所谓“填补空白”,往往这需要巨大的社会成本,即使这样,短期内也未必能够实现;而任何美好的企盼与追求,都不应超出社会的实际承载能力,否则,就只是好大喜功。 现实情况是———中国目前需要办好的事情有很多。国家的发展是方方面面的综合均衡发展,哪个方面都不能成为奥运会式的单项比赛。能不能得到诺贝尔奖固然很重要,但与现实中,众多经济及民生等“近渴”的问题相比,诺贝尔奖显然只是一汪“远水”。这并不是说诺奖就不重要,而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有与其相适应的价值排序。将诺贝尔奖放在一马当先的位置,在现实阶段,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 即使缩小一下范围,将这样的排序放在科研领域来看,也依然不是最佳价值排序。因为“万人计划”总的来说是一种激励措施,而不是基础措施。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急功近利的某种爆发力,爆发力只会对那些仅差一步之遥的目标发挥作用,而对于实现远期企盼则无能为力。“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这样的说法,潜意识里就是将被选中的科学家,当成了指日可待的诺贝尔奖得主,然而这是不切实际地将诺贝尔奖镜头拉得过急过近了。这对被选中的100名科学家来说,心理上已经被“设计”成了诺贝尔奖得主,将靠耐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设计”成了仅靠爆发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等于是给他们背上了历史的包袱,逼着他们去上演未来的角色,但这样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甚至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正如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关键词:诺奖,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