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科教文卫

沧州民俗收藏爱好者痴迷“老物件”想建立博物馆

http://www.hebei.com.cn 2013-12-24 03:3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明代的红木桌椅,清代的大轿子车,民国的织布机……走进一间仓库,仿佛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碰撞与交融。沧州55岁的刘锡九是这些藏品的主人。他痴迷收藏近30年,格外钟爱民俗收藏,至今已有了八千余件藏品。刘锡九说:“我希望通过这些藏品能够让后辈们了解民俗文化,让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赶大车的鞭子。

这可是当年的“小轿车”

  刘锡九和他的民俗藏品。

  一次偶遇拥有了第一件藏品

  12月20日上午,记者跟随刘锡九来到放置他“宝贝”的仓库。他耐心地介绍着每件藏品的由来及用途。“看到这些古农具、老家具,让我回想起以前的生活。”刘锡九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在盐山县农村长大,似乎与农具有着一种天然亲近的关系。虽然出生在农村家庭,但刘锡九从小就跟爷爷学写毛笔字、背唐诗。父亲是一位老中医,勤学好问的刘锡九十几岁就学会了针灸。十八岁那年,他留校在中学校办工厂当业务员。1998年,刘锡九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为自己喜爱的收藏事业奠定了更好的经济基础。

  刘锡九30岁的时候,一次去村里走亲,无意间看到亲戚家的柴火屋里放着一台织布机,上面布满了灰尘,不知道的还以为也是柴火呢,但是他特别喜欢。“我就说,给你点钱吧,把织布机卖给我。”刘锡九说,他本来想买走这台织布机,但是亲戚见他喜欢,就送给了他。这台织布机是刘锡九拥有的第一件民俗藏品,以后便与民俗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

  走村串户寻藏品

  没想到,织布机拉回家后,家里人也都非常喜欢。以后,刘锡九就经常骑着摩托车去周边的村子转悠,打着手电去古玩市场“淘宝”,并让亲戚朋友也都帮忙留意好的东西。2002年的时候,刘锡九在河间一家大户人家家里发现了一辆大轿子车,是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小姐乘坐的,做工精细,用料考究,他不惜以6万多的价钱买回了家。

  刘锡九刚开始搞收藏只是出于一种兴趣,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他经常自己开车到石家庄、天津、山东、北京、河南等地的各大古玩市场“淘宝”。“我爱人见我没黑没夜地捣鼓这些东西,有时并把所有赚来的钱都用到这些东西上面,就开始反对我,还说我收藏的都是些‘破烂儿’”,刘锡九说。但是他坚持下来了。此外,他还一直醉心于收藏知识的学习,向资深收藏家学、向书本学,在他的床头、案边摆满了收藏用的书籍。他经常说,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看到它们,摸一摸,赏玩一下,就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氛围,仿佛在和那个时代的人对话。

  梦想建立“民俗博物馆”

  在刘锡九的收藏范围里,“红色收藏”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可他仍旧对民俗收藏情有独钟。朋友们相聚时,刘锡九经常绘声绘色地讲起一些民间礼尚往来、婚丧嫁娶、求道礼佛、各种商贩的用品和规矩,就像情景再现一样,让人们感受到当时的那些文化。他认为现在人门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生活节奏加快,相应的一些民俗文化正逐步淡化,有的甚至绝迹。小时候记忆中的一些东西很难见到了,这种情结支撑着他在近30年的时间内,收藏了八千余件民俗藏品。

  刘锡九梦想建一个“民俗博物馆”,免费供人参观,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生活,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为收藏爱好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为了这个梦想,刘锡九一直在努力,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投资大,他都不退缩,“我有信心实现我的梦想,我更希望民俗文化能够传承下去。”(通讯员 王雅楠 记者 李家伟)

关键词:收藏,民俗,藏品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曹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