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打车软件竞争白热化 互联网巨头“非正面较量”

http://www.hebei.com.cn 2014-02-20 15:3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现在出门打个车,似乎也要引入互联网‘免费’思维的节奏了!”。正计划出门打车的白领小钱面对手机上的各种可以打车的软件,也开始要犹豫一下对比看哪家能够最优惠。“以前是怕打不到车,现在是要看哪家打车最优惠。”小钱“幸福的烦恼”从侧面反映了如今打车软件之间竞争的惨状。

  近日,支付宝钱包和快的打车联合宣布再投5亿元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打车软件从诞生至今短短数年,但是其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堪比2011年的团购市场大战,与团购市场的“持久战”不同的是,随着政府监管部门的及时“出手”,打车软件行业快速地进入了少数行业巨头之间的竞争,而得益于其具备的O2O概念,打车软件也受到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其纷纷参与到打车软件的行业竞争中。

  互联网巨头“非正面较量”

  “打车软件属于消费者出行的必备应用之一,也属于生活服务类的应用。互联网巨头对打车软件领域的重视来源于如今最为火爆的O2O概念。”战国策分析师杨群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衣食住行中的一种,打车软件代表着的是消费者对出行方面的需求,也是O2O中生活服务场景中最主要的一环。“本地服务类的互联网应用如今格局已经基本稳定,大众点评、团购等模式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而打车软件无疑是下一个必争之地。”

  “打车应用是巨头想做,但做不来的,因此只能通过投资行为来布局。”嘀嘀打车创始人程维也坦言,打车应用的价值链在于后端数据,但前端的市场铺排却是脏活累活。据资料显示,快的打车的投资方来自阿里巴巴,而嘀嘀打车背后的战略投资则是腾讯,这两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巨头,虽然没有正面交锋,但是通过打车软件可谓展开了一次“非正面较量”。

  在杨群看来,巨头争夺打车软件市场除了是对O2O布局的一种策略外,打车软件当下如此火爆,还有很大程度来自于支付宝钱包和微信之间在移动支付领域的PK。“互联网巨头和打车软件之间的联合营销活动大多都放在打车支付优惠上,其实最终目的是希望更多的用户在自己的移动应用上绑定银行卡,并学习如何成功进行支付,进而成为潜在的移动支付用户。”据业内人士指出,一旦消费者习惯了某个线下移动支付应用,未来有可能成为整体生活服务支付中的突破口。“由此角度来看,互联网巨头投入所谓的巨资吸引消费者使用,其实很划算。”

  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认为,国内打车应用市场已成为“快的+支付宝”和“嘀嘀+微信支付”的对垒。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只要市场格局僵持不下,快的与嘀嘀的烧钱行为就不会改变。据易观数据,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快的打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为41.8%,而嘀嘀打车为39.2%。排在第三位的摇摇招车市场份额仅为9%。

  消费者面临“新问题”

  “打车软件的确方便了不少人的出行,但是同时也给出租车司机一个新的选择,反而让另外一部分人打车更不方便了。”据部分消费者向南方日报记者反映,在两大打车软件价格战越演越烈的情况下,坐收渔人之利的出租车司机不仅笑纳了互联网巨头们的“红包”,同时对普通乘客也更加挑剔了。

  据南方日报记者观察,在一些堵车高峰期,不少出租车司机干脆“高挂免战牌”,不是奔赴“抢单”后约定的接客地点,就是停在路边刷着手机“抢单”,对于在路边打车的消费者而言只能落得有车坐不上的下场。

  与“让一部分人先打到车”的“新问题”相比,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更担心的则是出租车司机在“抢单”过程中所带来的危险性。“经常会遇到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抢单的情况,甚至还不止用一台手机在刷!坐这样的车可真是心惊胆战。”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打车软件带来的安全问题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吐槽”。有法律界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指出,时下流行的在出租车上架设多台移动终端或者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移动终端的行为也涉嫌违法。据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不得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提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各位出租车司机朋友如果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打车软件,则不可避免地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关键词:打车软件,互联网,竞争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赵晓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