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兵清明来唐,写诗缅怀地震罹难者
56岁的王锡平是一名来自沈阳的老兵,当兵时他经常听到身边战友诉说当年在唐山大地震中抗震救灾的事迹。地震中艰苦的环境、感人的事迹和老兵们回到家乡仍就牵挂唐山的情感,让王锡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王锡平曾先后两次来到唐山,用相机记录着亲人们对死者的思念,并写下诗歌缅怀死者。清明已至,王锡平和参加过抗震救灾的老兵郭振远再一次来到唐山,缅怀逝者。“唐山大地震虽然让那么多人丧生,但却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人们会永远记住唐山,我们这些老兵更不会忘记唐山。”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来了” “我是1977年入伍的,当时身边的很多战友都去抗震救灾过,听他们说地震时的故事让我很感动。作为军人帮助群众度过难关义不容辞,同时我对唐山这座城市也有了深切的渴望。”王锡平告诉记者,年轻时他就想来到唐山看一看,可以苦于没有机会,一直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锡平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有了时间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唐山看一看。”王锡平说,他曾听老兵说,当时地震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吃的都是高粱米粥,喝的都是带虫子的河水。可就是这样的条件,老兵们仍不觉得苦,这么多年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唐山大地震,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来看一看。” 带着这样的心情,他和老兵郭振远在今年清明前夕又一次来到了唐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纪念逝者。“我一生经历了不少事情,但是回想起来最值得回忆的就是救灾过程。我们做过最大的努力,觉得无愧于心。”老兵郭振远今年60岁,1976年在沈阳入伍后立刻投入到了唐山地震的救灾中,对于唐山来说他有着太深的感触。 “1976年7月28日部队接到通知,29日上午5点到达唐山,一待就是三个月。”郭振远说,当时的场面确实很震撼心灵,从没见过那么惨烈的场景,一片废墟。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天曾救出了一个活人,其他时候救出来的都是尸体。“三个月里,我们主要是救人和恢复生产。当我们走的时候,老乡们夹道欢送,都哭成了泪人,一直往车里扔东西。真是待出感情来了,出城的那一刹那我的眼眶也红了。”看着地震遗址公园满墙壁的名字,郭振远默默地说,“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来看你们来了。” 流泪写诗缅怀逝者 今年是王锡平和郭振远两人第二次清明节来到唐山,“去年清明节和我们一起来的还有7名老兵,我在这给他们拍了照片作为留念。”王锡平说在他和老兵来到地震遗址公园时,看到很多人拿着在前台打出的纸条,一块块、一行行的寻找着亲人的名字时觉得十分震撼和感慨,“虽然逝者已去,但他们却被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包括他们的亲人和经历过这一切的人们。” 看到亲人们眼含热泪的扶着墙壁,双手轻轻的擦拭着亲人的名字,双眼含情的看着那金色的字体,王锡平的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平时喜欢摄影所以就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感动的时刻。”王锡平说,自己拍摄了一组触摸纪念墙的照片后更是感慨良多,“你能感觉出那不是脆弱的接触,而是很坚强的,仿佛对面站立着他们的亲人。” “去年拍完照片后,我回到家里,百感交集,于是就写了一首诗来缅怀死者。”王锡平说,回想起当时人们抚摸亲人的名字,自己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在王锡平写的《心灵的触摸》的诗里,他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你那金色的生命深刻在黑色的墙上,透出幽暗的冰凉和善良的惊愕,我用冻僵的手,温暖你一下,再拭去一年的蒙尘,让你的名字更加光泽,你感受到了吗? “想要寻找更多关于地震与老兵的素材” 4月4日一早,王锡平和郭振远就带着打印好的诗词,带着一篮鲜花来到了地震遗址公园,看看碑上的一个个名字。他们将诗贴在纪念墙上,不时会有人停住脚步,读上几句,然后和他们交流几句。 每次来唐山,两人都要待上三四天,“一是为了看看逝者,二是来拍一些照片做记录。”王锡平告诉记者,今天早上,他们看到很多小朋友也来到这里,纪念当年的事情,觉得挺好。“社会的进步就体现在对人的尊重。让下一代记住历史,感受历史很重要。” “去年第一次来唐山,觉得唐山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片废墟中又建立起了高楼大厦,真的是凤凰重生。”说起唐山的新变化,郭振远感到很吃惊,“再难过后短短几十年,唐山人民就把城市建设的这么漂亮,真是不容易。” 贴在纪念墙上的诗中这样写到:看看吧,唐山大地的脊梁,是摧不垮,撼不动的,彰显活力,生机勃勃,亲人啊,有这么多同胞血肉相连,凝聚在一起,你并不寂寞,你听到了新唐山,铿锵有力跳动的脉搏。王锡平用心观察着唐山的变化,“死者去了,生者来记住他们,唐山大地震需要后代来记住。所以我想从老兵的角度多收集一些素材,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 |
关键词:地震,老兵,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