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千万富翁建养老院供养全村65岁以上老人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7 16:2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养老院里,老人们很幸福。

  “夕阳天际怜幽草,大爱人间重晚晴。”这是一位朋友送给丁玉龙的一幅字。

  50年前,7岁的丁玉龙和家人在父亲的带领下到东北谋生。经过多年的努力,丁玉龙成了一名千万富翁。2009年,急流勇退的丁玉龙回到了河北承德县的老家,出资500多万元修建养老院,免费供养村里65岁以上老人。养老院每年运转要四五十万元,他又拿出2000万元设立基金。对此,丁玉龙说,“我就打算用每年的利息,把养老院一年一年地办下去。即使今后我不在了,养老院还能为村里的老人服务。”

  千万富翁回乡伺候老人

  承德县六沟镇郝季沟村位于偏远的大山上,土地贫瘠,交通闭塞。

  50年前,刚刚7岁的丁玉龙与家人在父亲的带领下,离开了郝季沟村,到东北去谋生,最终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落下了脚。10年后,17岁的丁玉龙初中毕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丁玉龙放弃了学业,他开过小卖铺,卖过冰激凌,最后成了一名井下挖煤工。

  平时喜欢看书的丁玉龙,开始自学一些煤矿地质测量方面的知识。丁玉龙介绍,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久便成为当地一家国有煤矿的技术工人。“1992年煤矿也尝试搞股份制,我就入了几万元的股,结果一年下来,我就挣了好几万元。”此后,依靠自己掌握的技术,丁玉龙开始承包煤矿。经过不断努力,丁玉龙成了一名千万富翁。

  富裕起来的丁玉龙并没有忘记大山深处的乡亲们。2008年,丁玉龙出资10万元,帮助村里铺设了第一条通往山外的水泥路。2009年,国家对小煤窑进行关停,丁玉龙的煤矿也被纳入关停范围,他又回到了郝季沟村。

  丁玉龙告诉记者,以前每次回郝季沟,他都会看到有人吵架。经过观察,他发现贫困是家庭产生矛盾的主要导火索。“家里没有钱,年轻小伙儿要出去打工,儿媳妇在家留守,既要带孩子,又要照顾老人,生活压力那么大,心情自然不会太好,时间长了,婆媳之间经常会发生吵架的事。”丁玉龙说,要想让郝季沟村家庭和睦,就要解决养老的问题。

  于是,从2009年开始,丁玉龙投入50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养老院。2010年11月份,养老院正式投入使用,郝季沟村30多名70岁以上老人住进了环境优美、管吃管住的养老院。

  穷山村里夕阳红

  今年71岁的丁凤东是郝季沟村的村医。“我已经干了50年了。”丁凤东说,郝季沟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由于贫穷,每年冬季,寒冷就成了许多老人的“头号敌人”,“大伙儿都舍不得买煤,家里都很冷,一旦老人生病,寒冷就会加重他们的病情。”

  从2010年冬季开始,郝季沟村70岁以上的老人们不再担心过不了“寒冷”了。“玉龙从小出去打工,挣了些钱,就回到村里,给老人们建起了养老院。”丁凤东说,以前村里的医务室条件十分简陋,“输液都没个地儿,冬天冷了,一些药都冻成了冰。”如今在温暖、整洁的村医务室内,丁凤东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几年的冬天,找他看病的老人少了一半多,“老人们都住在暖和的养老院里,吃喝不愁,烦心事少了,病自然就少了。”

  今年76岁的袁弘芝说,他是第一批住进养老院的,“什么都不用带,房间里床、衣柜、电视、卫生间、被褥、洗衣机都准备全了。”如今养老院里烧的是地暖,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卫生间里有淋浴,养老院还有大澡堂,“每天大家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说说笑笑的,都很开心。”

  两千万基金提供保障

  “千万富翁放着好日子不过,回到穷山沟盖养老院。”自从丁玉龙的养老院建成之日起,这种质疑声就没有断过。“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让村里老人晚年生活更幸福,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别人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情。”丁玉龙说,为了能让更多的老人住进养老院,2012年重阳节后,他将养老院入住年龄从70岁降到65岁,“又住进来了十几个老人,现在已达到50位了。养老院房间和床位数是我根据村里人数设计的,不能落下一位想来养老院的老人。”

  目前,丁玉龙养老院里雇有2人做饭,1人买菜,1人搞卫生,1人烧锅炉。另外,还有两名“全能替补”,就是丁玉龙和他的妻子,每天哪里人手不够,他们就会补充到哪里。丁玉龙说,自己并不像外人说的那样有钱。“我当时就挣了3000多万,盖养老院用了500多万元,家里需要一些。”丁玉龙说,自己从小是个苦孩子,知道每分钱都来之不易。“我跟我两个儿子进行过交流,他们都很支持我的想法。”为了不至于今后养老院因为资金不足而停办,丁玉龙专门拿出了2000万元,存进了一家银行,作为养老院的运营基金。“养老院一年需要四五十万元,银行利息每年60多万元。我跟孩子们说,谁也别动这笔基金。我就打算用每年的利息,把养老院一年一年地办下去。即使今后我不在了,养老院还能为村里的老人服务。”

 

关键词:承德,养老院,老人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