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14年来 保定学院近百名学子支教西部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29 17:4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本报冀中版记者李倩实习生代蕾蕾

  “我们急缺老师,请求毕业生来支教!”2000年,新疆且末县领导到保定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更名为保定学院)招聘教师,言辞恳切。此前,他们已去过其他几所学校,一无收获。随后,该校200多名应届毕业生踊跃报名,让且末县领导喜出望外。2000年,15名保定师范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奔赴新疆,开启了该校连续14年支教西部之路。截至2013年,近百名保定学院毕业生赴新疆、西藏、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参与基层教学,其中数十人扎根西部。他们像一颗颗种子,把青年志愿服务精神播撒到全国各地。

  奔新疆:15名保定学子“到西部教书去”

  2000年,保定师范专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面临一个特殊的工作机会,到新疆且末县任教。当时,距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启动还有3年,到西部任教,就像去其他普通工作岗位一样,并无特殊的政策、资金支持。“神奇的西部”,这是浮现在该校中文系学生辛忠起脑海中的一串字眼。这个从涞源山区走出来的孩子,一心想看看世界。他和其他14名同学一起,坐火车从保定到西安,再到库勒,之后坐大巴车到了沙漠中的民丰县,最后又坐汽车到了且末。这一走,就是5天。

  且末,三面环沙,一面靠着昆仑山。辛忠起说,当年的且末交通十分不便,支教老师们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资助修建当地的沙漠公路。干燥的天气,漫天肆虐的黄沙,并没有让辛忠起动摇,支教坚持至今。10多年过去了,辛忠起已在且末成家,把且末当成了第二故乡。

  该校2000届政教专业毕业生苏普现在且末县委党校任教。离开保定赴新疆前十几天,母亲突然去世,丧母之痛还未平复,带着对父亲的牵挂,苏普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从此扎根新疆。苏普说,最初也许是因为激情做出了选择,但现在已将在西部教书育人视为责任。“13年过去了,今后的23年,33年,我们会一直做下去,为且末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在给母校老师的信中,苏普这样写道。

  根据2000年15名学生的支教经历,保定学院拍摄了专题片《到西部教书去》,并作为此后新生入学的第一课。2003届英语专业学生荀轶娜在入学教育时看到了这部专题片,毕业后,她也站上了且末中学的讲台,她说:“这是冥冥中的力量。”面对当地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她绞尽脑汁,一年下来,学生的平均成绩由40多分上升到60多分,而她的体重却减了5公斤。

  赴西藏:在最苦的环境里感叹“青春真好”

  在新疆支教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保定师范专科学校的毕业生们也踏上了青藏高原。2002年,西藏日喀则地区学校到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招聘,中文系应届生岳刚和闫俊良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与其他8名同学一起,奔赴西藏。

  岳刚和闫俊良被分配到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南木林县中学任教。已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闫俊良,还是被环境的艰苦惊呆了,住着土房子,屋顶上压着柴草,要自己到河边取水,用牛粪做饭,晚上点蜡烛……有一次,闫俊良两个月没给家人写信,家人发来了电报,闫俊良回复了人生中唯一的一封电报,只简单几个字向父母传递着平安:“一切都好。”

  岳刚的印象里,当时学校有一扇铁栅栏门,3排房子,院内蒿草有齐腰高。房间是木条编扎,黄泥糊住,最多五六平方米,两人一间,不仅要放床铺,还要摆放炊具。

  不过,青春真好,他们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环境。一群年轻人认认真真钻研教学,也快快乐乐享受生活,一起走过有着500年历史的铁索桥去学校,一起到藏族老师家做客,一起和学生做游戏……岳刚说:“你做好了饭,大家都来夹一筷子;你买了收音机,大家一起来听;你找到了一本好书,大家都来翻阅……虽然没什么娱乐活动,但每天都快快乐乐。”

  收获:孩子们的成长是支教学子最大的幸福

  “感受着孩子们的成长,看着自己的付出换来他们的快乐,觉得心里无比充实、幸福。”2014年1月3日,赴新疆任教的保定学院毕业生们致信母校。

  支教生活中有挫折,有困难,有疲惫,但也有不一样的收获。已成为且末县中学教研室主任的辛忠起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时间久了,觉得且末有一种特别的美。我教过很多届学生,有的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们很重感情,朴实、真诚。过年时,他们还会来给我拜年。”

  发生在2012年夏天的一件事令岳刚刻骨铭心。当时,岳刚正带着学生上自习,突然地震,他急忙组织学生离开教室。眼看着一个个学生安全离开,他的神经却不敢放松,一个叫格桑曲珍的学生跑到他跟前时,都快哭了。岳刚本以为她是害怕,但格桑曲珍拉起他的手说:“老师,我们一起往外跑吧!”那一瞬间,他的心震颤了,学生的关心,让他感觉格外温暖。

  对2003届毕业生司会平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2010年、2013年,她带的班级高考升学率分别达到了98%、100%。这位日喀则地区的“教学能手”、“汉语教学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用学校给的奖励设立了“格桑花助学金”,资助学习努力但家境困难的孩子。

  司会平在西藏的另一个收获,是珍贵的爱情。她的丈夫,是保定师范专科学校2002届毕业生甄记兜。甄记兜常常开玩笑说:“我是被一个硬币给扔到西藏的。”当时,甄记兜和同班同学都想到西藏寻找梦想,可名额只剩了一个,两人都不想放弃,最后约定扔硬币定去留,而甄记兜成了赢家。现在,司会平在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教书,甄记兜在日喀则市三中,两个人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家庭,也经营着自己的梦想和事业。

  接力:“师兄师姐,我们也想去西部!”

  截至2013年,近百名保定学院毕业生赴新疆、西藏、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参与基层教学,其中部分学生完成1至3年的服务工作后回到了故乡,也有数十人选择扎根西部、融入西部,为西部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4年1月3日,保定学院2014届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举行,洽谈会现场,大屏幕上播放着《到西部教书去》的专题片,扎根西部的师兄师姐通过视频发出邀请:“同学们,选择西部,选择基层,就是选择了拼搏的人生、别样的青春。欢迎到新疆,欢迎来西藏!”

  对自己的选择,很多支教学子都用“值得”二字来形容。岳刚真诚地说:“祖国的边疆需要年轻人来建设。”他很想对有志到西部支教的学弟学妹说:“凡事都需要沉下心去做,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用一颗进取的心看待问题,千万不要随波逐流。我在西藏等着你们!”

  回应他们的,则是保定学院在校生们的向往和敬意:“趁青春,去拼搏!”“我们也想去西部!”“师兄师姐,我们与你相约昆仑山!相约雅鲁藏布江!”本版图片/保定学院供图

关键词:保定学院,支教,西部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吕晓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