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图说河北

聚焦京津冀:文化一脉 密不可分的亲缘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27 10:0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京津冀,这块多情的土地上,孕育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灿烂瑰丽的文明。无论是宫廷艺术,还是民间文艺,三地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文化的亲缘密不可分。从高亢豪迈的河北梆子,到惊险绝伦的吴桥杂技、洋洋大观的文学艺术,林林总总的许多文化种类,京津大舞台、河北是故乡。

  京津冀,这块多情的土地上,孕育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灿烂瑰丽的文明。无论是宫廷艺术

  同样的土壤、同样的水土、同样的风雨,于是有了同样的梦想,同样的花开,同样的燕赵风骨,同样的慷慨悲歌。三簇生长在一起的花丛,根脉牵着根脉,枝叶连着枝叶……在新的历史时期,燕赵文化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作出新的解释,拓展成为新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为京津冀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聚焦京津冀根脉“文化一脉”①

  河北梆子的三地缘

  高亢、豪迈、悲凉、激越的河北梆子,是最能代表燕赵慷慨悲歌之气的剧种。

  一度风行京津冀,三地共同的“地方剧种”,是同一条文化根脉。

 

  从山陕来到京畿地区

  1945年秋,冀中军区举行抗战胜利祝捷大会,会后演出河北梆子《打渔杀家》。出席祝捷大会的朱德总司令问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你是河北人,可晓得河北梆子为啥这样激昂铿锵?”孙毅一时回答不上来,朱总司令说:“那是因为你们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老百姓心里憋着一口气,他们不屈服,要反抗,所以唱戏都是喊出来的。正所谓古燕赵多豪杰,胸中不平就要喊高腔啊!”

  许多老戏迷还津津乐道河北梆子的历史盛况。在清末民初,它曾经风靡京津冀,在京津一度与京剧争衡,并影响邻近省份,1880年左右,北至海参崴(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南至广州、福州,东至上海,西至乌鲁木齐,都有河北梆子班社的演出活动。

  河北梆子是“秦腔”(又称乱弹、有的称西路梆子,有时也叫弋阳梆子)来到燕赵大地绽开的艺术奇葩。河北省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陈瑞青认为,河北梆子来到燕赵大地最先流行的第一站,当是北京。

  许多史料佐证着这一说法,清初著名地理学者刘献廷(1648年-1695年)在其《广阳杂记》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证实此时京畿地区已有“秦声”或谓“乱弹”(即梆子腔)在流行。所记是17世纪末他在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见闻。至乾隆时,秦腔愈益盛行,对昆曲已形成压倒之势,如乾隆九年(1744)张漱石在《梦中缘传奇》序载:“长安(北京)之梨园……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此后,“至嘉庆年,盛尚秦腔,尽系桑间濮上之音。”

  山陕商人带来的秦腔与燕赵本土的语言、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化成后来的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有丰富多彩的传统剧目500多个,自1890到1937年,河北梆子编演了150多个时装戏。河北梆子的演员中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人士,如田际云、魏联升、侯俊山、何景山、李佩云(小香水)、王莹仙(金刚钻),现在仍活跃在舞台上的裴艳玲等,名家辈出,他们精湛的艺术表演都在提升着河北梆子的影响力。“来自山陕的秦腔为什么能在京津冀落地开花?是因为这一片水土的人文性格非常契合秦腔的豪迈激越,结合本地的戏剧艺术,就成了今天的河北梆子。想了解河北人是什么性格,那就听听河北梆子,一定会让你耳酸心热。”陈瑞青说。

  河北籍重臣大力推动

  河北省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齐花坦至今还关注着海兴,因为这里不仅有大量的河北梆子戏迷,还有她的关门弟子———马厂村梆子团的青年演员王香芝。这位77岁的老艺术家曾主演过名噪一时的戏剧电影《宝莲灯》,曾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唱过戏,这位穷人的女儿出身的老人说,人要知恩报恩,是河北梆子成就了我的一生。她不顾古稀之年到海兴教戏,更有一种报答河北梆子恩情的情结在,因为,这里是河北梆子历史上重要的发祥地。

  天津南150公里的沧州市海兴县城,西行7公里就是赵毛陶镇,一处高大的牌楼竖立在道路上,“帝师故里”,好不气派。

  孙葆元(1801-1886),字莲塘,号复之,清朝直隶盐山(今海兴赵毛陶北二村)人。1828年中举人,1829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道光九年翰林,曾为道光伴读,咸丰帝师。

  孙葆元官居一品,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化学者,曾培养出清末经学大师俞樾(著名学者俞平伯的曾祖父),提携名臣张之洞等。因为政爱民,道德高尚,被朝廷给予“老主同年少主师”的殊荣。

  今天,“帝师”孙葆元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另外一块最重要的文化品牌就是河北梆子的前身———西路梆子,2011年,海兴县西路梆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孙葆元善诗文、通经学、好戏剧,尤喜西路梆子,道光时期开始,孙氏家族先后培植了6个子弟戏班。孙氏与南皮张氏家族世代姻亲,孙葆元与张之万为表兄弟关系。

  张之万,字子青,号銮坡,南皮人,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光绪中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深得太后、皇帝恩宠。受孙葆元影响,张之万对西路梆子兴趣浓厚。张母去世,张家邀孙葆元出任丧礼“点主官”,孙家戏班随当家人带去《秦雪梅吊孝》恭献,大受丧主和宾客欢迎和赞誉。时而高亢激越、时而悲凉哀婉的唱腔让张之万、李鸿藻(著名历史人物,保定高阳人,曾任军机大臣)等人极为震撼,自此张之万对梆子戏更加热爱,并渐成著名票友。

  《清朝野史大观》如此载张之万喜唱梆子戏:“张相亦能自唱戏,花厅中无他陈设,帽架上置纱帽两顶,欲演戏时,即自戴之。张相好梆子戏,京城梆子戏之盛,由张相始。”

  在原籍河北沧州、保定一带的孙葆元、张之万、李鸿藻等朝廷大员的大力推动下,河北梆子走入宫廷,反过来又助力民间,一度与昆曲(京剧)不分伯仲,很快,河北梆子自京津走向全国各地,风靡一时,形成了中国北方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优秀剧种。

  当时,咸丰皇帝、两宫皇太后、同治皇帝以及后来的光绪皇帝都好昆曲(京剧)和梆子。当时,多数名伶昆曲(京剧)、梆子兼唱,甚至还有昆曲(京剧)、梆子、评剧“三下锅”(同一剧用三种唱法)的盛况。

  在时代的风雨里花落花开

  也许河北梆子唱腔中所含的悲凉之气,无意间也在表征着这个剧种的命运。

  河北梆子的黄金时期很短,兴盛于咸丰年间至民国初年,进入上世纪30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首先始于北平、天津、上海等大都市,而后波及中小城市。在农村衰落的速度较慢。到40年代末,已衰败不堪,濒临灭绝。1931年日本侵华开始,东北、华北动荡乱离,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河北农村的河北梆子班社也纷纷解体,艺人星散,溃不成班。北京已不存在河北梆子班社,只天桥的游艺场还有零散艺人演出帽戏。天津也仅剩零星艺人的个别演出。京津两市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被迫改行,生活艰难,甚至著名河北梆子女演员小香水(李佩云),最后也饿死在天津军粮城车站。在北平,已没有一个有组织的河北梆子班社。为了糊口,许多梆子艺人兼做小贩,有的女演员被迫沦为娼妓。在天津,本是河北梆子班社和艺人最集中的地方,观众基础深厚。然而在敌伪统治时期,河北梆子竟落到无一班社的地步,只是鸟市、三角地、西广开等处的茶园,间或有零散的河北梆子艺人“打子儿”(计时收费演出)。

  在河北广袤的农村,河北梆子衰落的速度慢一些,专业戏班已不复存在,只是一些偏远的村庄里,一些农民业余剧社还在顽强地生存。

  河北梆子的复苏,首先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农村。正当河北梆子剧种濒临灭绝境地时,八路军冀中军区于1946年成立了梆簧合演的培新剧社,冀中第八分区也建立了河北梆子剧团,这两个戏曲团体的建立,使奄奄一息的河北梆子剧种得到了拯救,也为河北梆子的复兴积蓄了力量。著名河北梆子艺术家齐花坦就是培新剧社的第一批学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河北梆子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全面复苏。

  京津冀三地的河北梆子剧团和艺校纷纷恢复和成立,在北京有丹声社、群声社;在天津有复兴剧社、移风剧社、益民剧社、民主剧社;在河北有保定专区梆子剧团、天津专区梆子剧团、石家庄专区梆子剧团、衡水专区梆子一团和二团,以及定县、蠡县、满城、任丘、饶阳、迁西、怀来、兴隆、丰宁、永年、雄县等河北梆子剧团。之后,河北省、天津和北京市都先后成立了国营河北梆子剧团。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剧种,天津市又成立了小百花河北梆子剧团,河北省成立了青年跃进河北梆子剧团,而河北省戏校、天津市戏校也都先后设立了河北梆子专科。

  河北梆子具有了有别于山陕梆子的独特面貌之后,发展甚为迅速,延至上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之交,省内已出现许多班社。随着班社的大量产生和大批优秀演员的涌现,河北梆子再现繁荣昌盛景象。

  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保定、沧州、衡水、廊坊、石家庄一带,几乎村村都有业余河北梆子剧团,人人都会唱两嗓子,这是一代人的记忆。

  原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王德彰回忆:至上世纪90年代初,河北省共有省、市、县级河北梆子剧团40多个,剧团数居各剧种之首。

  “我们都姓‘梆’,就像亲哥们一样”

  三地的河北梆子在发展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一体,近年,河北省多名中青年河北梆子名角调动进京,为北京河北梆子增加着新鲜血液。

  而天津,与河北、特别是沧州的河北梆子的关系更密不可分,在民间,许多戏迷对天津的老艺术家们的剧目如数家珍,至今还能登台演出的沧州著名河北梆子艺术家巴玉玲就是天津著名老生王玉磬的弟子,还有一些著名演员都是从天津调到沧州的,这很平常,因为过去就是一个省份,甚至是一个专区。

  陈瑞青认为,三地的河北梆子的发展中,已经各有千秋,如北京的河北梆子多了京韵的道白,天津更多的是低(中)音平声,注重的是“味儿”,而河北,更多的是“劲儿”,使了劲的高音是它的特色。总体上,北京、河北的武戏又超过天津,因为常与京剧“双下锅”的缘故。

  至今,除了省市一级的河北梆子剧团,京津冀三地的区县一级也还有多家河北梆子剧团,在许多乡村,还有一些业余农民剧团存在,比如海兴县马厂村的业余剧团,当年由孙葆元影响发起,已坚持160年薪火相传。

  长期关注这一农民剧社的当地学者孟建华说,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河北梆子剧团是文化的活化石。

  不久前,被河北梆子戏迷视为今年一大盛事的“2014年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4月9日已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拉开大幕,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都选派了强大演出阵容,上演七台大戏和一台名家名段演唱会。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同章说:“我们都姓’梆’,一见面就觉得特别亲切,像亲哥们儿一样。”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文华呼吁,应该把河北梆子这样一个剧种纳入到国剧的等级上来看待:“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剧种。河北梆子不仅历史悠久,也有非常丰厚的剧目资源,包括京剧都没有梆子的剧目多,很多京剧剧目都是从梆子移植过来的。而在表现手段上,现在京剧的很多武打身段也是从梆子借鉴过来的。而我们中国戏曲很多剧种是重婉转的,但梆子恰恰是重韵味,她的声腔旋律不是有多复杂,但是韵味不得了,一句就能让人记上几十年。”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京津冀,文化传承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培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