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科教文卫

民间古乐的当代回响—探访霸州市南头村音乐会

http://www.hebei.com.cn 2013-05-31 08:4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986年樊广印老先生在演奏云锣

  民间古乐的当代回响

  ——探访霸州市南头村音乐会

  近日,作为传统音乐的研究者,笔者从河北大学赶到霸州市南头村,对刚刚恢复仅两年的民间古乐———南头村音乐会进行考察,并获得许多启示。

  南头村音乐会为什么会引起社会和学者们的关注呢?它具有怎样独特魅力?在中国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曾经兴盛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大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但是它们也面临着复兴和发展的机遇,南头村音乐会的复兴个案,就是一个活态的民间文化发展样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

  一、生存困境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骤然加快了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步伐,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给原来依附农耕社会而生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许多传统文化形式由于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趋于消亡。

  冀中地区的古老乐种“音乐会”就属于这样一种传统文化。音乐会是曾经在这一地区广泛存在的民间乐社,其音乐风格端庄、古朴,其曲牌名可见于唐宋词牌和元明戏曲曲牌,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音乐会的活动与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当地的民俗和民间信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价值。

  在过去,每当秋后挂锄的农闲时节,南头村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就要到音乐会里来,学习韵唱工尺谱和演奏乐器,音乐会也由此得以代代传承延续。但在今天,由于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谋生,再也没有过去挂锄时节学习音乐的闲适了。音乐会的传承因此遇到了麻烦,眼见老艺人一个个故去,传承人接续不上来,这种现象成为冀中地区各个村落的音乐会面临的困境,它们也因此逐渐衰落,数量锐减。

  尽管音乐会是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民间乐社,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又正在逐步贯彻实施,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社会的转型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幸福,同时还可能给人们带来种种困境,带来传统文化的失落与消亡。

  但是,传统音乐文化的消亡是它在今天社会背景下的必然结局吗?难道现代化要付出断送传统文脉的巨大代价?难道流淌至今的传统之河必然要断流吗?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笔者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霸州市南头村音乐会在消失20多年后,经过热爱传统文化的村民张永军、樊秋军等人的不懈努力,竟奇迹般地逐步恢复了起来。

  二、前世今生

  说起来,南头村的音乐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老艺人们回忆,音乐会于清乾隆年间就已经存在了,传说是由村北千佛寺僧人流传下来的。岁月如梭,几经风雨,音乐会作为一个民间善会,年复一年地义务服务于乡民。在各种民俗仪式活动中,村民们用它朝拜各方神灵,求祥祈福。

  20世纪50年代后期,南头村的音乐会停止了活动。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音乐会这类民间音乐组织逐渐被重新认识。1986年,南头村音乐会在樊广印、王秀伦两位老乐师的主持下开始招募新成员,张永军、樊秋军等十来个十几岁的孩子成为新学员,后继人才接上了,音乐会开始恢复。不久之后,樊广印老人的去世,使得刚开始恢复的音乐会又散摊子了。

  回忆起樊广印老人,音乐会现任会长张永军动情地说,樊师傅在会里敲云锣,对铙、钹、鼓等打击乐器也非常精通。抗战时期,他看得比命还重的云锣被日伪军抢走了,他硬是东拼西凑了10块大洋把云锣赎了回来。他在音乐会里负责保存乐谱工作,老乐谱已经破烂不堪,他就从建筑工地(其本业是瓦匠)拾来做水泥袋用的牛皮纸,揩净裁好压平装订成册,将会里代代相传的工尺谱乐曲二百余首重新整理抄写了一遍。

  1986年末,樊广印老人带着遗憾去世了。去世前,他留下了遗嘱:“因无人扶持致使音乐会无法整套编制传留,所幸尔等人好学,略感欣慰。如有机会,一定要恢复音乐会,本村音乐会一定要打破常规,抛弃门户之见,无论男女老少来学者一律不拒,尔等当把会其所能全部传授,否则吾无法安然于九泉。”

  张永军、樊秋军等后生晚辈时刻不忘师傅的临终嘱托,复兴南头村音乐会成了他们人生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

  三、古乐新生

  从南头村音乐会解散至今的20多个年头里,南头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一个霸州市区边上的小村庄,变成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村民也由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转变成了过着现代生活的城镇居民。如今,村里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就有30多家。

  张永军、樊秋军那些曾经追寻文化梦想,跟着樊广印在音乐会学习的孩子们,也早已走向了社会,各自择业谋生。樊秋军今年43岁,敦实的个子,方方的脸,一副厚道人的面孔。1986年,他初中未毕业就走向了社会,在学成厨师手艺后,开了一个饭店,如今小日子过得很红火。张永军比樊秋军小5岁,粗粗壮壮的中等身材,络腮胡子粗眉毛,未曾开言先露笑容。他在1992年走向社会后,先到附近的汽车修理厂当了几年修理工,然后又随哥哥承包建筑工程,当起了建筑商。

  在2010年末,地方政府号召人们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相邻的北头村音乐会申报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登上中央电视台,露了大脸。这一切点燃了张永军、樊秋军内心的文化梦想。两个人经过一番商议,一致认为现在到了实现樊广印老人临终遗嘱的时候了!他们找到村里的领导,讲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希望领导们支持他们恢复音乐会。村领导经过商议,认为这是涉及到文化传承的一件大好事,决定提供一笔资金帮助他们买乐器来恢复音乐会。

  乐器买来了,人手成了大问题。老乐手或已过世了,或已近高龄,无法参加活动;1986年曾经参加音乐会学习的人里,也有许多因在外谋生而无法聚拢到一起。张永军和樊秋军经过多方联系,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凑成了由七八个人组成的最初班底。时隔20多年,在南头村村委会的西厢房里,音乐会的乐声再次奏响……

  有了最初的这几个人,音乐会的人手还显单薄,从哪里再招人呢?不能指望再像1986年那样招收一整班,还都是十多岁的孩子了。如今村里的中小学生,课业非常紧张,没有精力来音乐会学习曲谱和演奏。张永军、樊秋军等人开动脑筋,反复向周围喜欢音乐的朋友、亲属宣传恢复音乐会的重要意义,争取更多的人加入音乐会。这样先后又招收了高铁钢、田辉、张扬、樊星等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更可喜的是还出现了李芮红这样的女乐手,真正实现了樊广印老人“无论男女老少来学者一律不拒”的遗愿,音乐会的人数逐渐达到了目前的19人。

  有了人手,练习时间和练习场地又成了问题。音乐会现在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平日里白天都要为谋生而各自奔波辛劳,好在他们都在附近工作,可以每天晚上聚在一起练习乐器演奏。乐手人数渐多后,2011年村里决定在原村委会旧址上专门修建一个活动室。

  四、重现辉煌

  经过了一年多的练习,乐手们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演奏十几个传统曲牌了,大家经过商议,决定把队伍拉出来,向乡亲们展示一下一年来的学习成果。在2011年底由南头村举办的“迎新春联欢晚会”上,南头村音乐会在恢复后第一次以比较整齐的阵容进行公演,乐手们演奏了《金字经》、《五圣佛》、《醉太平》等多首传统曲牌,笙、管、笛、锣、铛、鼓、铙、钹八音齐鸣,仿佛在庄严地宣告:中国传统音乐在南头村的一脉香火又重新续燃。

  此后,每逢年节村里组织文艺演出时,南头村音乐会都要为乡亲们献上一首首传统乐曲。传统乐声穿越历史时空在当代奏响,向人们昭示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冀中音乐会在历史上从来不仅仅是一个乐队,同时还是一个乡村公益组织,他们的活动与当地的春节祈福、民间丧事等民俗活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正是音乐会的文化内涵所在。南头村音乐会在复兴之后,也逐步恢复了对各种民俗活动的参与。

  张永军、樊秋军知道,音乐会恢复的时间不长,要想提高水平,既需要自己不懈地练习,也需要向兄弟乐社多学习。他们与相邻的北头村音乐会、安新县端村音乐会、天津市东流城音乐会等兄弟乐社不断进行友好交流。2011年11月,天津市东流城音乐会应邀来南头村做客,双方乐手通过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了技艺水平。南头村音乐会还计划于近期牵头召集兄弟乐社聚到一起搞一次汇演,通过交流促进发展。

  他们还吸取远近闻名的屈家营音乐会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这样既为学者提供了研究样本,又扩大了音乐会的社会知名度。2012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的袁静芳教授和吴晓萍博士一行四人前来南头村音乐会进行考察,对他们的乐谱(与宋代俗字谱相似的草写工尺谱)进行了拍照,对他们的演奏进行了录像,袁静芳教授对南头村音乐会给予了较高评价,希望他们继续恢复完善自己的乐社。

  与南头村相邻的北头村音乐会已经在2009年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引发了张永军他们的新想法。他们了解到:进入从市、省到国家的各级保护名录,是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一个传统文化项目只有进入各级非遗名录,才算有了“户口”,也才更利于名正言顺地开展各种活动。他们的“身份”意识在觉醒,又开始了申请加入各级非遗名录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目前已经完成了廊坊市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

  看着南头村音乐会复兴的景象,再听着张永军诵念樊广印老人的临终遗嘱:“如有机会,一定要恢复音乐会……否则吾无法安然于九泉。”我们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民间古乐几近凋零,欣逢盛世又获重生。老前辈,音乐会的乐声再起,重现辉煌,您在九泉之下当可含笑安眠了!

  五、复兴的思考

  南头村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由农村到城镇的巨大变化,村民亦变身为城镇居民,这是一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整体彻底转型的个案。在这个地方发生的文化现象,也因此极具样本价值。

  南头村音乐会以自己的实践回答了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重大命题:依附传统农耕社会而生的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是否还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南头村音乐会以自己的成功实践向人们证明,无论外在环境如何改变,只要传统文化人自强不息,就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中国传统文化定会浴火重生。

  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生活丰富之后,必然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有较高的追求,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巨大魅力,足以满足人们的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南头村音乐会的乐手们每天晚上都会主动聚到一起以乐会友,并以自己有着此等高雅爱好而自豪和满足,就是这种精神需求的体现。

  我们还对张永军、樊秋军等人的坚守和文化追梦的精神,报以深深的敬意,是他们带领音乐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中断了20多年之后复兴。正是由于这样一些普通人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得以薪火相传于现代、发扬光大于盛世。

  考察过程中樊广印老人的事迹,时时感动着我们。是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音乐会的曲谱、演奏技能等传授给了下一代,播下了日后音乐会复兴的种子。

  通过对南头村音乐会的考察,更坚定了我们这些传统文化研究者们的共识:在农耕文化土壤上诞生的冀中音乐会,在今天虽然不会再有往日的辉煌,但它如果能够在与新的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主动适应,就会走出新环境带来的困境,自强不息地生存和发展下去。(齐易 吴艳辉)

关键词:民间古乐,音乐会,南头村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