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要成为一道体育大餐 如何走近寻常百姓家
如何将综合运动会办成市民爱看的体育盛会?财政力量投入上亿元建成的漂亮场馆,如何走近寻常百姓家?一直是国内大赛亟待破解的难题。 2014年河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将在狮城沧州举办,相同的问题也萦绕在沧州体育局局长马英利的心头。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马英利表示,沧州体育局正在进行整体设计,积极探索一条“人人知晓省运,人人参与省运,人人享受省运”的办赛路径,省运会应该是一道体育大餐,而不是无人问津的“残羹冷炙”。 竞技or健身 “场馆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大型赛事热闹非凡,可赛后的场馆利用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不少国内城市花几亿元建成的体育场馆,经常面临维修费用高、使用率却很低的尴尬。 马英利说:“目前,赛事场馆利用问题是一个国际话题,建不起和养不起的事例有很多,而举办省运会,沧州要极力规避这个‘圈套’。” 据介绍,为了全力办好省运会,为比赛提供良好的场馆环境,达到省运会所需要的技术条件,沧州先后投入3亿人民币建成沧州市体育馆,斥资4亿人民币建成符合大赛举办标准的游泳馆,投资4.92亿人民币建成酷似莲花的沧州市体育场。这些造型优美的场馆弥补了沧州无大型运动场所的空白,也留下了“场馆今后如何使用”的疑问。 “这些地标性建筑是对城市景观的一个提升,现在和将来也会是市民休闲、娱乐甚至游览的好去处,增强了沧州市民的城市自豪感。”马英利说,“更为实际的是,我们体育局接管这些场馆后,积极对外界开放,现在市体育馆每周有三天免费开放日,这也是遵循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提出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念。” “如何利用好场馆,我们也是积极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优秀经验。办赛之余,要让场馆为市民服务,发展我们的体育文化产业。还要面向社会,注重公益功能,并实现自我造血,以馆养馆。”马英利说,沧州市还准备引入专业化的场馆运营机构,以便场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科技or传统 “科技元素与地域文化不能少” 从1952年省运会在古城保定扎根发芽开始,这项省内最高级别的综合性赛事,已经走过61载的路程,如何把比赛办出亮点和特色,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2014年将在沧州举行的省运会,无处不在的科技元素值得称道。“我们进一步升级了电子记分系统,场馆内部还安置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显示屏,能够及时回放精彩画面,公布成绩;我们还设立了全方位的新闻中心,能为媒体提供迅捷服务,可以说,本届省运会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马英利说,“在比赛筹备阶段,我们还反复进行重大赛事和大型活动荷载试验,以提高核心场馆多元的服务功能。我们还准备引入曾经出现在亚运会、奥运会赛场上的‘管家式’服务,让运动队享受温馨的交通、饮食、住宿氛围。” 除了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本届省运会同样注重文化特色。不仅注重弘扬燕赵传统文化,还突出了沧州作为“国家首批地级市武乡”的地域文化,“到时候,沧州的武术、杂技和舞狮肯定会有不少。” 传承or创新 “集合社会智慧很重要” “省运会门票多数以免费为主,初衷就是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马英利称,“省运会应该办成全民体育的盛会,让更多人享受这份体育大餐。因为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体育不仅是一种健身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省运会,沧州体育局思考着各种方式。从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10月30日,省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主题口号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设置了优厚的奖励。比如会徽、会歌、吉祥物各设入围奖3件,奖金各3000元;入选奖1件,奖金各20000元。主题口号则设入围奖15名,奖金各1000元;入选奖1名,奖金5000元。(详细公告见河北省体育局网站,网址:www.hebsport.gov.cn/tongzhigonggao/2013/0729/1473.html) “我们就是要通过公共征集的方式,营造社会关注省运会的热度和氛围,吸纳和集合社会智慧,增加我们办比赛的文化含量,让省运会的内涵在竞技范围以外有更多的充实。”马英利说。 |
关键词:省运会,运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