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规范“车补标准”是公车改革的关键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27 09:4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在公务用车方面,“条例”明确提出将推进社会化、市场化公务用车制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11月26日河北青年报02版)

  从1998年大庆市第一个“吃螃蟹”算起,我国公车改革试点已历经十几个年头。在此期间,虽有不少地方试点公车改革,但总体上“雷声大雨点小”,更多地方处于观望状态。这恰恰说明,公车改革不能靠各地自觉自愿、自行其是,唯有通过“顶层设计”全面推进,才有望革除“车轮上的腐败”。

  就此而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在我国公车改革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公车改革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再是零敲碎打,而是“全国一盘棋”。更重要的是,此次改革力度之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除保留省部级以上官员专车以及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车辆外,其他一般公务用车均在取消之列。这样的“一刀切”显示了壮士断腕的决绝与勇气,也让人们对公车改革的前景充满希望。

  当然,好政策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改革力度越大,越要防止“下有对策”。公车改革的最大目标无疑是节省经费支出,因而,人们最关心的是公务交通补贴以何种标准发放,最担心的是一些地方以公务交通补贴之名,行“权力自肥”、谋取福利之实。而现实中不乏其例: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的车改,区委书记和区长每年车补高达8万元,这种具有权力自肥性质的“伪改革”,后遭舆论抨击而被叫停。

  这说明,公车改革需要一个明确、合理、规范、相对统一的车补标准,这是避免公车改革陷入“权力自肥”歧途之必须。笔者认为,车补标准不能由各地自行其是,而应通过“顶层设计”,在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测算、严格论证确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公务出行成本不同,因而各地车补标准应有所差别,比如明确规定车补标准是当地人均收入的多少倍,确定一个计算公式,列出一个明细账,让老百姓看得明白、便于监督。同时,车补标准该不该按照公职人员的职务、级别来确定,职级越高的干部是不是就需要越多的车补,这个问题也非常值得讨论和明确。

  在某种意义上,规范车补标准是公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严防公务交通补贴异化为公职人员的额外福利,这是公车改革会不会走样的关键,也是改革能否赢得民众支持的关键。 -晏扬

关键词:车补标准,公务用车,交通补贴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