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故乡逻辑”纾解无根之痛
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 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成为这个时代的集体感喟。这种集体感喟,已然被改革的顶层设计者听见。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改革设计中,各种社会不公问题渐渐破冰,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的远方,或将在不确定的消解中,延伸更多的希望。理想实现的道路,也将变得更加通畅,成功的荣光或加冕在更多人的头上。 远方在梦想照耀下无限趋近,那么回到故乡的归期呢?刚刚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给被无根感纠缠的人们,带来了不少好消息。被钢筋水泥包围和政绩冲动损害的故土文明,或重新焕发出它的生机。 会议提到: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燕赵都市报12月16日9版) 这或意味着,城镇化的脚步,将告别急促和粗鲁,而人们沦陷的故乡,或因此得到拯救:钢筋水泥的丛林不再是标准化的政绩审美,山水回环的自然之美重归城镇化的理念;那山、那水、那树、那炊烟袅袅……村庄原始风貌将被保留,而不是消逝在人们的记忆中;城市规划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不是流水官员们揉捏的模型,而是延续传承的文化和文明……故乡,会因此回复到记忆中的模样。 此般城镇化逻辑,即《乡愁里的中国》作者叶一剑所提到的“故乡逻辑”。而这种逻辑,也正是众多在无根感中颠沛流离的人们希冀的改革路径。当这种改革逻辑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被郑重提出,故乡沦陷境遇下人们的无根感,或将得到某种纾解。故乡和故乡的文化将得到尊重并得以留存,魂牵梦绕的故乡,亦将不再是记忆中越发模糊和虚无的胜境。 城镇化在“故乡逻辑”中行进,故乡或不再沦陷为陌生的他乡,而离开故土的人们,也或不再成为无根的浮萍和飘荡的落叶。在故乡逻辑下,落叶归根,将不再是苍白的地理归属,而是精神、信仰、思想和文化记忆的皈依。故乡依然是吾乡,厚重和浓烈的乡愁,才能有处安放;而漂泊游子的内心,才能有遥寄相思的方向。也许,城镇化“故乡逻辑”的出现,被无根感折磨的人们,也将不必再去寻找那虚无的天堂,“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轻快和愉悦,将再次回顾游子的心境。 无根之痛,源于故乡沦陷之苦。新的城镇化指导方略,其“故乡逻辑”,将为正在沦陷的故乡和消逝的乡愁,寻找到回归的路径和安放的地方。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弯水,树还是那棵树……如此,故乡,还是吾乡,而非他乡。(时言平) |
关键词:故乡,城镇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