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出台方案 最大程度保护弃婴孤儿重病儿童
记者2月18日获悉,日前石家庄市出台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到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保护对象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家庭贫困、重病、监护缺失、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孤残儿童、困难留守儿童;失学、辍学未成年人。该方案得以实施后,上述未成年人的权益将得到最大程度地保护。 2013年5月,民政部决定将石家庄市纳入全国20个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试点地区之一。为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建立未成年人新型社会保护体系,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3〕14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石家庄市制定了该实施方案。 -关于弃婴、孤儿 新规: 实行弃婴、孤儿保护制度对残疾、重病儿童给与救助 该《实施方案》提到,石家庄市将实行弃婴、孤儿保护制度,将弃婴、孤儿及时送到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对流浪未成年人实行及时救助制度,组织和动员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线索,劝导、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救助保护机构求助;实行流浪未成年人随访和定期回访制度,定期回访护送返乡的流浪未成年人,对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困境家庭进行帮扶,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流浪到社会,对确实无法寻找到其亲属的流浪未成年人,有户籍的由流出地政府妥善安置,无户籍的由流入地政府妥善安置; 实行残疾儿童、重病儿童、流浪儿童等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生活救助制度,对符合低保保障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对因突发意外事故或因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陷入临时困难,且又不符合低保保障条件的家庭,给予临时生活救助。 石家庄市将建立孤儿就学制度,在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的适龄孤儿,可采取就近就便的方式就学;对重度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的适龄儿童,可选择在社区康复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社区教育、送教上门等教育服务;实行义务教育适龄未成年人辍学信息通报制度,所在学校要将未成年人的辍学信息及时通报家长或监护人,由学校和家长或监护人共同做好辍学人员的劝学、返学工作;完善困境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制度,对低保及低保边缘等困难家庭中小学生实施补助政策;落实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随迁入学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就地就近“零障碍”入学,保障每一名未成年人都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有条件的救助保护机构可开办未成年人保护学校,来补充困境未成年人教育资源的不足。 现状:“婴儿安全岛”经验全国推广孤儿每月都有生活费 记者了解到,还是两年前,石家庄市就在全国首家设立“婴儿安全岛”。它设在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大门口南侧,距大门口不到5米。从2011年6月1日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婴儿安全岛”庇护了170名弃婴,人性化地解决了弃婴的接收问题。避免了弃婴在被遗弃后再次受到雨、雪、冻、热,雷电或小动物咬啮等二次伤害。2013年,民政部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推行石家庄市婴儿安全岛的做法。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各设区市都有了“婴儿安全岛”,省民政厅要求各县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设置婴儿安全岛,庇护弃婴。 民政部对石家庄的做法给与了高度评价:弃婴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社会现象。及时发现和妥善照顾弃婴,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设立全国首个“婴儿安全岛”,畅通了弃婴救助渠道,对于保护弃婴生命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弃婴权益保护问题,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民政部领导,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而石家庄地界的孤儿,目前,无论是散居还是机构抚养,每月都有一定数额的基本生活费。 -关于“问题少年”的救助 新规: 将对困境未成年人实施司法保护 该《实施方案》提到,石家庄市对困境未成年人实施司法保护。加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严厉打击操纵、胁迫、诱骗、唆使、利用残疾儿童或未成年人以乞讨、盗窃为手段的敛财和拐卖、猥亵、残害、体罚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解救未成年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对在打拐过程中被解救且查找不到父母或其监护人的婴幼儿和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抚育的未成年人,以及在救助保护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代养、家庭寄养的流浪未成年人,公安机关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以方便其就学、就业等正常生活。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行教育、感化、挽救,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帮助轻微犯罪、有悔改之意的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 石市将对困境未成年人实施医疗保护。设立流浪未成年人急、危、重病患者和急性传染病以及精神病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对流浪未成年人医疗救治,实行先救治后结算。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收或延误救治流浪未成年人危重病人,任何单位或公民在发现病重的流浪未成年人时,有责任和义务通知120急救中心或将其就近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石市将对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成员免费就业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帮助安排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有就业意愿、有就业能力人员充分就业。对困境未成年人延伸救助,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及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救助帮扶工作。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在辖区内开展流浪预防和跟踪回访延伸服务,协调各部门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落实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和扶贫帮扶等政策,将救助保护机构拓展为社会保护转介平台,面向社会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服务。 现状:“未成年人”法庭、刑事检察科较普遍 记者了解到,目前,石家庄市市区的各基层法院基本上都专门设置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业法庭,而市区有条件的基层检察院则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从批捕、起诉、到审判都和成年人案件是分开的。办案过程中,实行社会调查制度,比如石家庄市桥西区检察院还从学校、团委、妇联等单位,为没有监护人到场的未成年嫌疑人聘请“爱心妈妈”等,以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条件相对差的部分县的审判和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工作也在努力改观。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 新规: 全市将建立未成年人基层保护网络 及时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伤害 从《实施方案》记者获悉,石市将整合热线平台响应机制资源,将“12355”热线平台与救助保护热线“966008”联网,并根据保护对象的需求提供互通互转服务,建立有需求未成年人综合响应机制。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打击操纵、教唆、利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对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等事件进行调查核实,评估未成年人受伤害程度,为未成年人提供及时保护、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石市将建立未成年人基层保护网络。各有关部门联合推进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建设,增加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的数量,拓展其服务的内容。依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和基础良好的社区,发展民间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按照网格化、属地化管理原则,对各类保护对象进行摸底排查、评估介入和定期走访工作。根据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报告,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法律服务、政策咨询提升、帮扶转介等有针对性的服务。 现状: 不只是保护流浪儿童年 对未成年人救助范围扩大到困境未成年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石家庄市救助站生活着30多名流浪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大多属于家庭困难,缺少监护人的困境未成年人。 “这些未成年人可以在这里生活、学习,民政部门负责产生的费用。”石家庄市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说。该负责人说,石家庄市目前有一家流浪未成年人的定点救治医院,即石家庄市优抚医院,救助站救助人员在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后,可以直接送往这家医院治疗。 “但是这家医院有些儿童病无法治疗,有一定局限性,因此现在发现身体患病的未成年人后,会将其就近送到一家综合医院治疗,看病产生的费用由民政部门负责支付。”这位负责人说。 据悉,去年石家庄市被民政部列为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城市,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加大了对困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力度。今后,不只是救助流浪未成年人,还将扩大的困境未成年人,只要生活困难,濒临流浪,民政部门就会采取救助措施。 按照《实施方案》,至2020年底,石家庄市将建立健全一个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构建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社区儿童服务中心为平台,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培养一支专业强、素质高、服务好的未成年人服务队伍;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洁净、向上的成长环境;达到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目的。(记者蔡艳荣) |
关键词:弃婴,孤儿,重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