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嘀嘀快之争:从“烧钱”走向垄断

http://www.hebei.com.cn 2014-02-20 15:4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嘀嘀打车和快的之争仍在持续,腾讯和阿里仿佛两位“纵火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烧了一把不小的火。昨日,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先后宣布再次提升每单减免额度。

  嘀嘀打车表示,从2月18日起,乘客使用嘀嘀打车并且微信支付,每次能随机获得12元至20元不等的补贴,每天3次。快的打车则遵守“永远多1元”的承诺,在下午宣布,从2月18日15点开始,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最少给乘客减免13元,每天2次。

  这意味着,打车起步价基本“免费”。要知道,打车软件不只是补贴乘客,对司机也同样补贴,首次使用还有返还话费的优惠。据粗略计算,双方宣称补贴总额已达19亿元。

  除了“烧钱”之外,不少人对补贴的可持续性表示担忧。新闻评论员王志安认为,“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现在的补贴都是在烧风投的钱,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呀。从长期看,补贴政策不可持续。目前无论是快的还是滴滴,商业模式还都没有成型,将来更可能的是,打车软件向消费者或者司机收费。”

  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则在微博中表示,“(嘀嘀打车和快的)产品本身是有问题的,机制不对,缺乏用户粘性,所以必须要钱来抢,嘀嘀因为上市早,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只要补贴一降,立马市场份额大降,不得不又增加补贴。但是一个产品能永远用补贴来占据市场?”

  笔者认为,王志安和项立刚的担忧,阿里和腾讯不可能不知道,那打车软件争相“返钱”又是为何?“烧钱”大战的目标是烧死对方吗?

  “返钱”是拉拢客户,而“烧钱”在本质上提高了入市门槛,客观上形成了垄断。公共服务领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看似激烈的竞争局面,实际上暗藏杀机。

  补贴之争的确让很多人了解了打车软件,用支付宝或微信付车费也着实让一些“极客”一见倾心。但打车软件的本质是“打车”,支付仅是一种手段。

  如果一些用户在使用打车软件打车时,发现很多车需要从几公里之外赶过来,反而没有招手打车方便,那么,随着补贴的终结,这些客户也会随之流失。

  同样,如果一些用户遭遇几次因故障不能下单的情况,或者的哥觉得的费到账太慢,这种用户体验的损失,也会让很多人觉得“得不偿失”。

  补贴政策迟早会取消,最终“黏住”客户的不是蝇头小利,而是服务本身。这一点,嘀嘀打车方面透露,未来嘀嘀和腾讯集团的更多部门会有更多令人兴奋的跨界合作,让用户体验到最佳的打车服务。而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耘也表示,快的打车设置了积分环节,用户可以使用打车积分来兑换酒店券、电影票、化妆品电商代金券等,而后快的打车还会组织相关活动惠及用户,以此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有人也提出打车软件的三宗“原罪”,一是司机边开车边“刷活”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是私下议价有可能扰乱市场秩序,三是抢单后的司机无视街边正常招手打车的乘客,涉嫌拒载。而针对打车补贴,乘客与司机通过作弊行为“骗补”也颇令打车软件企业头疼。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补贴“血拼”只是一个前奏,这是两个千亿美金公司之间,对移动支付的长期血战缠斗。阿里和腾讯两家企业都有能力支撑对应的打车软件“烧钱”,嘀嘀打车和快的谁也烧不死对方。惨的是小规模的打车软件,很有可能在这场大战中“阵亡”。 (评论员/战钊)

关键词:嘀嘀打车,快的,烧钱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刘延丽
关闭